正文 江城穿越之霓虹下的微光
一、ktv的走廊与带伤的指尖
“夜色”ktv的走廊总飘着烟酒混合的气味,我攥着便利店夜宵传单蹲在消防通道门口,看苏晚穿着修身的黑色连衣裙走过。她的裙摆别着朵银色假花,丝线泛着旧光——后来才知道,是她妈妈生前织的毛衣拆的线改的,左手捏着杯未开封的苏打水,瓶身还凝着水珠,是用来假装喝酒的;右手正帮醉醺醺的男人拍背,指尖涂着淡粉色指甲油,指缝里藏着片创可贴,边缘还沾着点干涸的血,是昨天被醉酒客人推倒时蹭破的。
她的化妆包放在走廊的储物柜上,拉链没拉严,露出里面的平价粉底液——瓶身已经见底,却还能遮住熬夜的黑眼圈;润喉糖的包装纸皱巴巴的,是陪客人唱到嗓子发哑时含的;最下面压着张便签,用圆珠笔写着“少喝酒,多赚钱”,字迹被眼泪洇过,有点模糊。她的手机偶尔亮屏,屏保是张小女孩的照片,扎着羊角辫,举着满分试卷,是她在老家读初中的妹妹,每次提到妹妹,她的眼神都会软下来,像藏了片星光。
上周凌晨,我送晚班传单到ktv门口,撞见她对着手机哭。风把她的头发吹得很乱,手机屏幕亮着老家发来的消息:“妹妹学费还差5000元,下周要交,学校说再不交就不让上课了”。她的钱包摊在膝盖上,里面只有几张皱巴巴的零钱,最大的是张100元,还有张“房租催缴单”,红色字体写着“逾期3天,再不交就换锁”。这时包厢里传来客人的喊声:“晚晚,过来喝酒!躲什么躲!”她赶紧擦干眼泪,从化妆包里摸出支平价口红,对着手机屏幕补了补妆,把苏打水倒进透明酒杯,假装是白酒,深吸一口气,笑着走进包厢——那笑容很亮,却没抵达眼底。
帮便利店送夜宵时,我见过她在消防通道吃泡面。凌晨1点,她刚陪完一个酒局,头发被客人抓得乱糟糟的,黑色连衣裙的裙摆还沾着酒渍。她蹲在台阶上,泡面桶是最便宜的红烧牛肉味,热水是从便利店接的,还没泡开就急着吃。我递过去份刚做好的关东煮,她却摆手拒绝:“谢谢,不用了,我吃这个就好”。后来才知道,刚才的客人非要她喝白酒,她偷偷换成苏打水,被发现后骂她“装什么清高”,还推了她一把,膝盖磕在台阶上,渗出血,她只能忍着疼,从包里拿出创可贴贴上。
有个服务生路过,递她一根火腿肠:“晚晚姐,别跟那些人置气,身体要紧”。她接过火腿肠,指尖轻轻摩挲着包装纸,却没拆开,放进了包里——说“我妹妹很久没吃火腿肠了,想带给她”。那天我才知道,她已经半年没回家了,妹妹的学费、妈妈的医药费,都压在她一个人身上,连根火腿肠都舍不得给自己买。
扫街时捡过她扔掉的消费单,揉得皱巴巴的,用铅笔标着“今晚小费300元(够妹妹一周的生活费)”“买止痛药15元(膝盖疼得厉害,别让妈妈知道)”。那天深夜,我看见她在ktv门口给家里打电话,声音放得很轻:“妈,我挺好的,老板给我涨工资了,妹妹的学费你别担心”,挂了电话,她靠在墙上,肩膀微微发抖,却没哭出声——怕被路过的客人看见,又要挨骂。这种“对客人笑脸相迎,对自己咬牙硬扛”的脆弱,曾让我蹲在消防通道门口鼻尖发酸:原来有人把ktv当成生存的战场,用笑容掩盖伤口,只为给家人撑起一片天。
后颈的麻意袭来时,我正靠在消防通道的门上打盹,梦里全是酒杯碰撞的声音和妹妹的笑声。霓虹灯光透过门缝照进来,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影子,像极了她裙摆上的银色假花。
二、酒杯旁的荆棘与掌心的温度
再次睁开眼时,膝盖传来一阵刺痛。我猛地坐起来,发现自己靠在ktv的储物柜旁,面前的手机屏幕亮着老家的消息:“妹妹说想你了,问你什么时候回来,她这次考试又考了第一名”。手机还在震动
“夜色”ktv的走廊总飘着烟酒混合的气味,我攥着便利店夜宵传单蹲在消防通道门口,看苏晚穿着修身的黑色连衣裙走过。她的裙摆别着朵银色假花,丝线泛着旧光——后来才知道,是她妈妈生前织的毛衣拆的线改的,左手捏着杯未开封的苏打水,瓶身还凝着水珠,是用来假装喝酒的;右手正帮醉醺醺的男人拍背,指尖涂着淡粉色指甲油,指缝里藏着片创可贴,边缘还沾着点干涸的血,是昨天被醉酒客人推倒时蹭破的。
她的化妆包放在走廊的储物柜上,拉链没拉严,露出里面的平价粉底液——瓶身已经见底,却还能遮住熬夜的黑眼圈;润喉糖的包装纸皱巴巴的,是陪客人唱到嗓子发哑时含的;最下面压着张便签,用圆珠笔写着“少喝酒,多赚钱”,字迹被眼泪洇过,有点模糊。她的手机偶尔亮屏,屏保是张小女孩的照片,扎着羊角辫,举着满分试卷,是她在老家读初中的妹妹,每次提到妹妹,她的眼神都会软下来,像藏了片星光。
上周凌晨,我送晚班传单到ktv门口,撞见她对着手机哭。风把她的头发吹得很乱,手机屏幕亮着老家发来的消息:“妹妹学费还差5000元,下周要交,学校说再不交就不让上课了”。她的钱包摊在膝盖上,里面只有几张皱巴巴的零钱,最大的是张100元,还有张“房租催缴单”,红色字体写着“逾期3天,再不交就换锁”。这时包厢里传来客人的喊声:“晚晚,过来喝酒!躲什么躲!”她赶紧擦干眼泪,从化妆包里摸出支平价口红,对着手机屏幕补了补妆,把苏打水倒进透明酒杯,假装是白酒,深吸一口气,笑着走进包厢——那笑容很亮,却没抵达眼底。
帮便利店送夜宵时,我见过她在消防通道吃泡面。凌晨1点,她刚陪完一个酒局,头发被客人抓得乱糟糟的,黑色连衣裙的裙摆还沾着酒渍。她蹲在台阶上,泡面桶是最便宜的红烧牛肉味,热水是从便利店接的,还没泡开就急着吃。我递过去份刚做好的关东煮,她却摆手拒绝:“谢谢,不用了,我吃这个就好”。后来才知道,刚才的客人非要她喝白酒,她偷偷换成苏打水,被发现后骂她“装什么清高”,还推了她一把,膝盖磕在台阶上,渗出血,她只能忍着疼,从包里拿出创可贴贴上。
有个服务生路过,递她一根火腿肠:“晚晚姐,别跟那些人置气,身体要紧”。她接过火腿肠,指尖轻轻摩挲着包装纸,却没拆开,放进了包里——说“我妹妹很久没吃火腿肠了,想带给她”。那天我才知道,她已经半年没回家了,妹妹的学费、妈妈的医药费,都压在她一个人身上,连根火腿肠都舍不得给自己买。
扫街时捡过她扔掉的消费单,揉得皱巴巴的,用铅笔标着“今晚小费300元(够妹妹一周的生活费)”“买止痛药15元(膝盖疼得厉害,别让妈妈知道)”。那天深夜,我看见她在ktv门口给家里打电话,声音放得很轻:“妈,我挺好的,老板给我涨工资了,妹妹的学费你别担心”,挂了电话,她靠在墙上,肩膀微微发抖,却没哭出声——怕被路过的客人看见,又要挨骂。这种“对客人笑脸相迎,对自己咬牙硬扛”的脆弱,曾让我蹲在消防通道门口鼻尖发酸:原来有人把ktv当成生存的战场,用笑容掩盖伤口,只为给家人撑起一片天。
后颈的麻意袭来时,我正靠在消防通道的门上打盹,梦里全是酒杯碰撞的声音和妹妹的笑声。霓虹灯光透过门缝照进来,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影子,像极了她裙摆上的银色假花。
二、酒杯旁的荆棘与掌心的温度
再次睁开眼时,膝盖传来一阵刺痛。我猛地坐起来,发现自己靠在ktv的储物柜旁,面前的手机屏幕亮着老家的消息:“妹妹说想你了,问你什么时候回来,她这次考试又考了第一名”。手机还在震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