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刘府。



“不知殿下驾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刘伯温朝着朱橘拱了拱手,笑意盈盈。



“刘师傅到底是能人异士。”



朱橘笑道,



“这次求雨,多数人都淋雨染了风寒,唯有刘师傅精神抖擞,丝毫不受影响。”



“莫不是您老神机妙算,早有准备?”



刘伯温哈哈一笑。



“殿下不也是精神抖擞?”



他打趣道,



“要论神机妙算,老臣哪里比得上殿下?”



面前的朱橘虽然是个少年,但刘伯温却是丝毫不敢小瞧。



不论是朱橘的那些令人惊奇的事迹,还是他身上那被遮蔽的‘天机’,都足以让刘伯温重视。



当初那天雷滚滚的架势,他到现在印象都很深刻啊!



两人说说笑笑,已是到了凉亭之内。



“参见殿下。”



刘璟迎了上来,朝着朱橘躬身行礼,而后恭恭敬敬的倒茶。



“是刘璟啊。”



朱橘应了一声,随口道,



“你功课怎么样了?上课笔记都做的吧?”



看到刘璟,他才想起来……自己已经有许久没去大本堂好好上一堂课了。



事务繁忙啊!



当然,主要还是懒得去,听到之乎者也就头疼。



“做的,做的。”



刘璟神色一凛,道,



“每堂课我都听得非常认真,不敢懈怠,殿下您要看我的笔记吗?我这就去取来。”



大本堂,那可是大明最高不对外开放的学府!拥有着最顶级的教育资源!



像他这样的勋贵之子,有机会到大本堂读书,那自然是要把握住机会,发奋苦读!



这会儿,刘璟以为朱橘要检查他的功课,抬脚就要去拿笔记。



“不用不用……”



朱橘摆了摆手,连道,



“可别把那让人头疼的玩意儿拿出来,你做好笔记就是,哪天我去大本堂了自然会翻开。”



刘璟挠了挠头,嘿然一笑,连连称是。



“能够陪殿下在大本堂读书,你要珍惜机会。”



刘伯温训诫道,



“读书,不光是要记笔记,死记硬背是下乘功夫。你真想要将学识化为己用,还需用心!否则,纵然是学成了,也就是一个呆儒,那有何用?”



“你要以吴王殿下为榜样,学的多不算什么,学以致用才是真本事,吴王殿下不用上学堂,为何能力就远超你等?你自己好好想想。”



噗通。



“是,父亲。”



“孩儿谨记。”



刘璟跪伏在地,乖乖听训。



“嗐,这小子啊……”



刘伯温指了指刘璟,无奈道,



“背书倒是一把好手,奈何只会这个,要他做些文章,毫无灵气,更无变通。”



“若是按照前元的科举选官之法,他这样的或许还能谋个一官半职,但如今殿下改革了科举,刷新了考题,考以时事政治,像他这样的呆板书生,再想当官可就难咯!”



刘璟跪伏在地,神色有些羞愧。



“刘师傅多虑了,刘璟年纪毕竟年纪还不算大,先把基础打好,将来眼界和阅历才能提升的更快。”



朱橘却是笑道,



“我倒是觉得,他还是很有潜力的。”



“回头若是有空,我带他实践实践,丰富一些见闻,能力自然也就提上去了。”



“新制科举,定难不倒他的,将来放榜,他定能金榜题名!”



刘伯温闻言,神色顿时一喜。



“这……谢殿下恩典!”



他赶忙起身,躬身下拜,而后朝着刘璟呵斥道,



“殿下提携你,还不快给殿下磕头?”



刘璟:“!!!”



这年轻人心眼也实,老爹说啥就是啥,砰砰砰朝着朱橘磕了好几个响头!



“好了好了,磕什么头啊,都自己人。”



朱橘迅速上前将刘璟扶起,洒然道,



“你是个忠厚老实人,这是你们老刘家一脉相承的品质,我这人就喜欢跟忠厚人打交道。”



“纵然科举选不中,本王也捞你。”



“起来起来。”



刘璟站起身来,听到这个‘捞’字,顿时感激涕零,连连称谢。



这个字的含金量,极高!



等于是朱橘给了刘璟一个保底——哪怕科举考不中,也能给他个官做!



刘伯温听到这话,也是神色一凛。



“璟儿,你且退下。”



“为父与殿下喝会儿茶。”



他吩咐道。



“是,父亲。”



“殿下,学生告退。”



刘璟此刻心中颇有几分兴奋,朝着二人再度行礼,方才转身离去。



“小儿愚鲁,老臣谢殿下提携。”



刘伯温朝着朱橘拱了拱手,正色道,



“殿下今日光临寒舍,莫非是有事?”



“若有,殿下但讲无妨,老臣若能出一份力,自然全力以赴!”



这天底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朱橘给刘璟的优待,有点好过头了!这显然是看在自己的面子上。



所以此刻,刘伯温也是不再兜圈子,主动开口询问,以示诚恳。



“嗐……也没什么大事。”



朱橘抿了一口茶,道,



“刘师傅,我听闻您先前有告老还乡之意。”



“恕我直言,您这个年纪,谋略、阅历、经验、能力都已是大成阶段,正是该拼的年纪,为何萌生退意啊?”



“这一份能力,不用在治国理政上,反而收拢起来,归隐山林,岂不可惜?”



刘伯温一怔。



他倒是没想到,朱橘竟是绕到了这个话题上来了。



“这……倒也并非老臣执意退隐,主要是这些年,精力不济。”



刘伯温应道,



“如今大明已经立国,老臣该干的事儿,也已经完成了,《道德经》有云,功遂身退,天之道嘛!再说老臣年纪也大了,一辈子颠沛流离,现在天下太平,自然也想享受几天太平日子。”



朱橘眼睛一咪。



“没说实话。”



“我想听实话。”



刘伯温:“……”



朱橘言简意赅,倒是有点给他整不会了。



“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这一身的本事,打天下的时候也就发挥三五成,现在坐天下了,才能发挥全部实力。”



“您就甘心辛苦所学,以及这一身的天赋,都带进棺材里?”



“我知道,您是个有傲骨的人,而有傲骨的人,是绝不甘心功遂身退的,况且立国还远远不算功遂,最起码,要把这国家推向盛世,才算功遂吧?”



“您说呢?”



朱橘又是一番话语,听得刘伯温又是一顿沉默。



“我知道,您有顾虑,一些话不太好说。”



朱橘再度道,



“我猜测,您是对我老爹不满,对吧?”



刘伯温神色一惊。



“这……殿下可不能胡言啊!”



“老臣怎会……”



他神色慌乱,连连想要否认,却见朱橘摆了摆手。



“就当我是胡言吧!哈哈……我随口一说,您也就随便一听。”



朱橘笑道,



“我老爹这个人呢,确实是有些毛病的,这话在大明,也就只有我和老娘敢说。”



“刘师傅你的才华太高,又和他尿不到一个壶里去,所以呢,他就会有意无意的打压你,亦或是有事没事就恐吓你两下,以娱自身。”



“他的心态就是——你刘伯温再牛再清高,不也逃不出我的五指山?”



“我说的对吧?”



刘伯温双目睁大。



这吴王殿下……也太敢了说吧?!



的确,整个大明也就只有吴王和皇后娘娘敢这样编排陛下……



“所以,刘师傅你在朝廷里待的一点都不开心,甚至是压抑、担惊受怕。”



朱橘继续道,



“一身的本事,也无法,亦或是说不敢发挥,你怕锋芒太露,又招了我爹的忌了。”



“毕竟,我爹还有个毛病,就是讨厌别人比他聪明,比他高明。”



刘伯温:“……”



听到这话,他都有点想哭了。



知音啊!



吴王殿下真是我的知音啊!把我心里不敢说的话,全都说出来了!



“最终,你这个有宰辅之才的人,却做了一个御史中丞的活儿,这是个啥活儿?纯纯得罪人的活嘛!虽然权力不小,但却着实不好干。”



朱橘道,



“如果用一个形容词来形容您的状态,那就是——憋闷。”



“这个形容,准确吧?”



刘伯温:“!!!”



“殿下!您可真是……”



“慧眼如炬啊!”



他憋了好一会儿,最终嘴里蹦出来这么四个字来。



朱橘咧嘴一笑。



“来啊,拿酒来,拿酒来!”



“今天老夫要喝酒!”



刘伯温大手一挥,将桌上的茶水一饮而尽,朝着亭外不远处的仆人喊道。



“是,老爷。”



仆人有些惊奇。



这好端端的,老爷怎么突然这么激动……印象中老爷酒量好像不太行啊,上次喝酒,好像还是大公子成婚的时候,因为高兴才喝了几杯吧!



今天这是怎么了?



“哈哈哈,看来刘师傅也是性情中人呐!”



朱橘抬手道,



“好,那我就陪您喝几杯!”



见刘伯温如此,他心中已然大定。



都要上酒了,事儿也就八九不离十了!



咚!



一壶酒送上,刘伯温二话没说,亲自为朱橘倒上。



“来,殿下,这一杯,老夫敬您!”



刘伯温道,



“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咱们先喝三杯再说话!”



叮!



两个酒杯碰撞在一起。



咕咚,咕咚。



朱橘和刘伯温皆是一饮而尽。



叮!



叮!



又是两杯下肚。



朱橘依旧是面不改色,但刘伯温的脸色明显已经泛红了。



倒酒的手,也有点摇摇晃晃。



“刘师傅,我来吧。”



朱橘接过酒壶,再度为刘伯温倒上。



“嗝——”



“好……好。”



“满上!”



刘伯温这会儿酒劲已经有点上来了,整个人都变得有些肆意。



这,或许才是他的本性。



年轻的时候,他是那般恃才傲物,又精通天文地理,阴阳八卦,这样的天才,又怎么可能没有自己的个性?



只是随着年纪的增长,隐藏起来了罢了。



今天这一高兴,又喝了酒,本性自然显露。



叮!



咕咚!



刘伯温又是一杯下肚,这下手臂也有些无力了,一只手扶着下巴,一只手托着额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重八家的傻儿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禄青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禄青霜并收藏重八家的傻儿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