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子?!”



“你……你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快,快过来让娘好好瞧瞧!”



“翠竹,把屏风撤去,小英子是自家孩子,遮遮挡挡的做什么?”



马秀英满脸惊喜,朝着沐英一顿招手。



翠竹赶忙上前,将屏风撤去。



“……娘!”



沐英心中感动,也不起身,就这么三滑两滑,滑跪到了马秀英的面前。



要说对谁感情最深,他绝对不会有半点犹豫,必然是义母马秀英!



自幼父母双亡的他,行乞为生,若非遇到义父义母,他早就在战乱中饿死病死了!



而那个时候,朱元璋和马秀英还没有生下朱标,所以沐英这个义子,马秀英其实是作为亲儿子在照顾的!



也正因此,沐英不同于其他义子,甚至不同于其他皇子。



‘小英子’这样的昵称,可是唯二的!



“哎,好,好……好孩子。”



马秀英拍了拍沐英的脑袋,笑道,



“倒是黑瘦了些,却也精神。”



“起来起来,地上凉。”



沐英嘿然一笑,挠了挠头,这才起身。



“沐英,咱不是安排你在建宁练兵么?怎么突然回来了?”



朱元璋倒是没有马秀英那般激动,只是笑着问道,



“咱可没召你回来。”



沐英神色一正,转身朝着朱元璋拱手行礼。



“回爹的话,孩儿这次回来,是向爹汇报建宁练兵的情况的。”



他正色道,



“此外,大将军召集全军将领前来应天,学习新的练兵之法,孩儿也在被召之列。”



“原本是没那么快到应天的,可孩儿路上听说爹娘还有标弟求雨的时候淋了雨,都卧榻在床,不由得归心似箭,日夜兼程,终于在今天赶到。”



朱元璋恍然。



“原来是徐达召集你们,新的练兵之法……呵呵,说起来,这还是你这个弟弟开创的呢。”



老朱指了指朱橘,笑道,



“上回叫他们几个小子演武,就他鬼点子最多,你徐达叔叔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硬是觉得他练兵有独到之处,要全军推广。”



“咱还以为他说说而已,没想到还真的把你们都召集了起来。”



话语之间,虽然没有明说,却也带着几分自得之意。



有那么几分跟沐英炫儿的意思。



“哦?原来是这样!”



沐英神色一惊,不由得竖起大拇指道,



“看来弟弟的确是千年一遇的奇才啊!天佑咱们朱家!”



朱橘尬笑两声。



面对这种夸赞,他都已经免疫了。



“说说你在建宁的情况吧。”



朱元璋略微直了直身子,道,



“最近生病,都没人来跟咱奏对奏对。”



“正好你来了。”



作为劳模的老朱,这几天躺在床上,可真是给他闲出个屁来了!



此刻能听沐英汇报,于他而言也是难得的乐趣。



“是。”



沐英拱了拱手,道,



“孩儿奉爹的命令,在建宁练兵,并节制邵武、延平、汀州三卫,一开始三卫的兵马军纪较为松散,且有几分不服管教。”



“孩儿首先是将本部兵马练精练壮,而后在福建境内四处剿匪灭贼!这便算是实战训练!两年下来,可以说是兵强马壮,而后孩儿再组织联合演武,让三卫的兵马都看看本部兵马的强大!”



“此外,每次演武还要进行排名,优胜者有犒赏,劣等者则是要进行加练,还需完成一些我制定的作战任务。”



“如此一来,孩儿树立住了威望,也形成了制度。纵然孩儿离开,只要制度在,福建的兵马就不会差,也不会乱!”



一番话语,听得朱橘连连点头。



不愧是将来的云南王啊!



手段精妙,年纪轻轻,就把整个福建的军队都整肃好了!



所以说,人和人之间就是存在客观差距的,尤其是领导。像沐英这样的人派出去领导一方,谁会不放心呢?



“嗯,不错!”



朱元璋颔首道,



“你有这般作为,说明是把咱教给你的那一套都吃透了。”



“在咱的诸位义子和亲子里,你的能力是排在前列的,让你在福建,有点大材小用了!这次你带副将了吗?”



沐英一怔,旋即点了点头。



“自然是带了。”



“可靠吗?才干如何?”



“……还可以,人比较忠厚踏实,做事也比较牢靠,是孩儿从平民军官中提拔起来的。”



朱元璋听完这番话,也是点了点头。



“好,你看人的眼光,咱不怀疑。到时候让副将和你一起观摩学习,学完了让副将回福建接管军务就是。”



他道,



“你留下中枢,帮咱。”



沐英听到这话,顿时有些欣喜。



“真的?”



他倒是没想到,此次回来,竟然会被留在中枢!



权力和前途倒是其次,这主要意味着……自己可以陪伴亲人左右了啊!



“自然是真的。”



朱元璋打量了沐英一番,笑道,



“我们小英子……也历练的差不多了。”



“正好,咱现在也正缺帮手,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对于重要的位置,咱还是交给你这样的自家人,才放心。”



沐英虽不姓朱,但在老朱眼里,这小子也是值得绝对信任的!



属于是白名单里的一员。



“谢谢爹!”



沐英跪伏在地,叩谢恩典。



这叩谢的,主要是那一份弥足珍贵的信任!



“行了,军国大事以后有的是时间给你们商量,现在不要聊那些。”



马秀英道,



“孩子都来了好一会儿,也不招呼人家坐。”



“翠竹,泡茶。”



“上个果盘……两个。”朱橘喊道。



坤宁宫的贡果是全大明最好的——来自美食评论家朱橘。



翠竹应声而去,而沐英也是从地上爬了起来,笑道:



“对了,爹、娘,我这回从福建带了不少特产过来,有最上等的鲍鱼,还有龙眼,据说都是有滋补效果的。”



“到时候您二老恢复一些了,可以烹制烹制,尤其是那鲍鱼,福建本地有道特色菜,名叫佛寿全,其中一味主要食材就是鲍鱼,滋味儿尤为不错。”



“我这回也带了一个闽菜厨子,或可让其加入御膳房,为你们改善改善口味。”



马秀英抿嘴一笑。



“你倒是贴心,还给我们带厨子来了。”



她笑道,



“一直听说闽粤一带的饮食独特,自成风格,这回倒是可以尝尝鲜了。”



“对了,冯丫头这回跟你一起来了么?许久未见她了。”



沐英听到这一问,神色稍稍一黯。



“她……身体不太好,一直在福建养病。”



他低声道,



“原本是想把她也一起带来的,她也想来,却怕一路颠簸劳累,经受不住,最终未能成行。”



马秀英微微颔首。



“她也是个柔弱的体格子,比我都不如。”



“这样吧……虽然宫里的太医医术平平,但好歹比外面的郎中要好些,我喊一个去福建,给丫头好好治一治,若能好转,也好来应天团聚。”



沐英神色动容。



“谢谢娘!”



他又再度跪倒在地,由衷的感激。



自己只是一个养子,却能得到身为皇后娘娘的义母如此全方位的关怀。



如何能不感念此恩呐!



“起来起来,都是自家人,总这么客套做什么?”



马秀英抬了抬手。



正聊着,屋外一道声音传来;



“英子哥,英子哥!”



人还未到,焦急的喊声已然是传了过来。



沐英眉头一挑,赶忙转头看去——



只见朱标在几个内侍的搀扶下,走到了院内,当他看到沐英的那一刹那,顿时激动的不能自已!



“哥!”



他此刻还发着烧,走路都还有些走不稳,但还是一路跌跌撞撞的冲了上去!



沐英见状赶忙迎了下来,将朱标扶在了怀中。



“可想死我了!”



“可让我想死了!”



两人几乎是异口同声的说出这句话,而后皆是哈哈大笑了起来。



两人的兄弟感情,那可真不是盖的!



对于一众皇子来说,朱标是大哥。



而对于朱标来说,沐英是他的大哥!打小老爹不在,都是沐英这个长兄带着自己玩儿!



上山打猎,下河摸鱼。



一看到沐英,朱标脑海里就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场景,那是他童年最美好的记忆!



“咳咳,咳咳咳……”



朱标笑着笑着,一激动,又是咳嗽了起来。



沐英赶忙将其搀扶着进了屋里,又摸了摸他的额头。



“标弟啊,你这烧还没退啊……”



“快,快,别受了寒。”



“你这身体啊,当年不是挺好的吗?我带你玩儿的时候,也没见你跟不上啊……”



沐英有些纳闷。



怎么几年不见,朱标都虚成这个样子了?



当年都是活泼好动的娃,他现在筋强骨壮,有用不完的力气。



反观朱标,却是病恹恹的,人也瘦了,精神也委顿。



“嗐……是我自己透支太多了,自不量力导致的。”



朱标苦笑着摇了摇头,摆手道,



“不提这个了……我,我先给爹娘问安。”



说着,他迈着步子走到朱元璋和马秀英面前,正欲下跪请安,却听马秀英喊道:



“小橘子!”



朱橘心领神会,迅速将朱标搀扶住。



“那些劳什子繁文缛节,你管他干嘛?我们朱家从来都不讲究这个!”



马秀英蹙眉道,



“标儿,你烧还没退?”



“过来,娘摸摸。”



朱标有些无奈,但也只能乖乖上前,坐到了老娘的身边。



马秀英手法娴熟,先是摸了摸朱标的额头,而后又摸了摸他的后脖子。



“是还有点热。”



她道,



“当初彭玄道长教过我一招,用针刺大椎放血,可以解热。”



“我就学了这么一招,好几个夜里,小橘子发高烧到了惊厥的地步,都是靠着这一招保命的。”



“翠竹,取银针来。”



朱橘闻言,不免有些讶异。



“娘,你居然还会针灸?”



马秀英轻哼一声。



“你惊讶什么?为了你,我可是学了不少东西,都是急救用的。”



她道,



“你的病症罕见,当时的郎中又都不敢下手,怕给你弄死了,所以,只能我自己亲自来。”



“说起来,我也算半个郎中,偏科的那种。”



正说着,翠竹已然送上银针。



马秀英果然是手法娴熟,一只手捏着银针,一只手按住了朱标的脖子,找准了穴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重八家的傻儿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禄青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禄青霜并收藏重八家的傻儿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