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新人结婚的日子是提前算好了的,尽管对方表示要是剧组要改时间的话,他们也会积极配合。



但李艺书想了想,还是决定不改婚期了。



尽管他是出了钱,但两家人提前算好了日子,这改了的话,对于农村人而言,可能就不太吉利了。



所以还是原定的三天后。



婚礼当天肯定是几百上千人的大场面。



正好为了避免蒋琴琴第一次拍戏ng的次数多,李艺书便在晚上找来新人跟村子里面的一些年轻男女,拍摄一些近景镜头。



如此就算失误了,也能ng重来。



不至于等到婚礼当天,人山人海的时候,还要因为ng的事反复折腾。



这天傍晚。



村子的婚礼即将举行。



美术指导跟灯光师开始布置现场,摄影师张继武在调整设备,场务在跟新人还有一些来当群演的村中年轻男女们,告知他们接下来拍戏的时候该怎么做。



临时化妆间内。



赵雪看着一身彝族服饰的蒋琴琴,那未施粉黛脸蛋,真正的应了那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漂亮,是真的漂亮。



赵雪心中对这位未来的儿媳妇愈发感到满意。



因为只有一个小小的手持镜子,蒋琴琴看不到全身,连忙问道:“干妈,怎么样?”



赵雪竖起大拇指,赞扬道:“漂亮!我们家琴琴这身造型实在是太好看了。”



“谢谢干妈,我也感觉不错。”



虽然没能看到全身,但蒋琴琴觉得这套彝族服装这么好看,穿在自己身上应当是不差的。



这是村支书托人借来的彝族专门用来结婚时穿的服装。



绣花的大襟右衽上衣,颜色以红色为主黑色为辅,衣服上还有很多白色如云纹一般的图案,下身是长裙,**为三节,上节为腰,中节直桶状,下节成细密格纹。长裙的特点在于下节的层层皱折,所以俗称“百褶裙”,以多褶为贵。



“蒋琴琴,蒋琴琴,出来准备拍戏了!”



外面传来了剧组工作人员的喊声。



“来了来了!”



蒋琴琴忙不迭的对着赵雪道:“干妈,帮我把头饰戴上。”



彝族常服的头饰,多以布为主,折叠成一个帽子造型戴在头上。



但蒋琴琴这一套是彝族女子结婚时所穿,自然是与众不同的,以银饰包裹在帽子上,形成下窄上宽漏斗型的头饰,跟苗族的银饰很像。



“琴琴,走慢点,这头饰好几斤重呢。”



看着戴好银饰帽子走出去的蒋琴琴,赵雪连忙跟在后面,免得这丫头戴不住掉下来。



“没事的干妈,这点重量不算什么,我在学校的时候,还戴过更重的呢。”



蒋琴琴笑了笑,她是练刀马旦的,演的角色都是樊梨花、穆桂英这些。



这类旦角的脑袋上,可都是要戴厚重“冠头”的。



如此一来,京剧演员们脑袋承重的能力是比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华娱:导演从文艺片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汪公子在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汪公子在年并收藏华娱:导演从文艺片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