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光绪那会儿,国力衰弱,连二品官员的红珊瑚都凑不齐?



“老师,那我这东西是真的吧?”宝友似乎不太放心,又追问了一句。



【你要是戴着它蹦跶,就是真的。】



【僵尸头上摘的,肯定是真货。】



【想不通这玩意儿是怎么保存下来的,珊瑚不是很值钱吗?】



【二品的最不值钱,一品用的是红宝石,三品是蓝宝石。】



【雍正以后,好像就不再用珊瑚了。】



一条显眼的弹幕让高兴眼前一亮。



“雍正以后,官帽上的顶珠不用珊瑚了?”



差点儿忘了这重要的一课。



鉴定清朝官服,雍正这时间节点至关重要。



比如官帽上的珠子,从雍正时期起,为了省钱,全都改用玻璃珠了。



带着这份疑惑,高兴让宝友再把帽子举起来仔细瞧瞧。



这一瞧,还真发现了问题。



那珊瑚底下的托座,一看就是新货。



“你这真是祖传的?”高兴再次发问:“你要是说祖传的,我可就不鉴定了啊。”



“其实,是我老爸传给我的。”宝友坦白了:“这算不算祖传啊?”



“厉害了,你这是重新定义了‘祖传’这个词。”



高兴脑袋上冒出好几个大大的省略号。



“你这帽子没问题,确是光绪年间的。”



“但顶上的珠子有问题,应该是后来配上的,就是那种几十块钱一克的粉色珊瑚。”



“所以,这帽子大概率不是二品官的。”



“那这玩意儿,怎么估价啊?”宝友的语气有点飘忽。



这家伙心里肯定有谱,但就是不肯透露。



“我建议你分开卖,珊瑚归珊瑚,帽子归帽子。”高兴给出建议:“古董这行,挂羊头卖狗肉,只会越卖越贱。”



“这帽子值钱吗?”宝友又追问。



珊瑚的价格就不必多说了,拿到正规店里鉴定品质,然后按克算钱。



至于这种缺了顶珠的官帽,高兴琢磨了一下,市场上还真没有明确的定价。



通常“官补”卖得多。



这种没市场价的,要么罕见,要么不值钱。



而这顶清宫里太监们人手一顶的帽子,显然不属于稀罕物。



“没珠子的帽子不值几个钱,要想出手,得把原装的珠子找回来。要是真品级高的官帽,再编个故事,那价格可就蹭蹭上涨了。”



“成,我试试看。”宝友眼中闪过一丝希望。



……



直播结束后,高兴和小唐商量完新一期《提刑官》的内容,直接驾车返回海林博物馆。



一路上,活动组委会里负责登记拍品的馆员,不停地给高兴发消息。



汪大师外出访友,现场是由一位五十多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直播捡漏:每天赚够百万就收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赐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赐天并收藏直播捡漏:每天赚够百万就收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