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六十章 信口开河
沉稳老练的何馆员坐镇。
他连发了四张同一物件的照片给高兴,那是一件镶嵌着珍珠和宝石的金杯。
尽管图片像素不高,但隔着屏幕,依然能感受到它的奢华气息。
即便是仿制品,也仿的是皇家御用。
高兴走到博物馆门口时,焦急的何馆员已经打来了电话。
“副馆长,有位藏家想把这件金杯卖给我们博物馆。”
“好,你先稳住他,我这就到了。”
高兴加快脚步走向会客室。
一进门,那件金光闪闪的金杯映入眼帘。
“乖乖,这是挖了哪位皇帝的坟吗?”高兴低声自语。
何馆员起身迎接,向他介绍了坐在沙发上注视着他的卖家。
“这位是许先生,是我们这里的民间藏家。”
“许先生,这位是我们博物馆的高馆长。”
“馆长好。”许姓中年男子起身,露出笑容。
高兴与他握手时,注意到此人手掌布满老茧,手背和手臂有明显的晒伤痕迹。
“许先生,您是在工地上干活的吧?”高兴直接问起对方的职业背景。
男子愣了愣,眨巴眨巴眼睛,没接茬,而是指了指桌上的金杯:
“馆长您先瞧瞧这玩意儿,能出多少钱。”
“要是价钱不合适,我们就没什么好谈的了。”
“行。”高兴笑着点头,转向一旁的何馆员问道:“这金杯,外面的专家看过没?”
高兴说的专家,就是海选活动中的那几位羊城博物馆的研究员。
如果他们已经验过货,定过年代,那接下来的话就得斟酌着说了。
何馆员点点头。
“看过了,我请乔老师帮的忙。”藏家主动说道:“这是一只明朝末年的御用金杯。”
“上面镶了七颗珍珠、五颗红宝石,还有九颗蓝宝石。”
“宝石镶嵌的工艺,巧夺天工,典型的明代金器风格。”
“对了,这可是祖上传下来的,我们村的人都能作证。”
说这话时,藏家偷偷瞄了好几下自己的手心,显然是在偷看“备忘录”。
准备得还挺充分。
“没毛病,乔老师的眼力是信得过的。”
高兴嘴上这么说,目光却落在金杯上的制作年份:1646年。
这年头,对应的是清顺治三年,或是大明隆武二年。
工艺上挑不出刺,但这时间点就不对了。
不过想想明末清初那段乱世,各地的明朝皇族或主动或被动地举起抗清大旗。
在那些小朝廷里,明朝工匠沿用旧工艺制作金杯,倒也不难理解。
东西对了,接下来高兴关心的是出处。
“宝友,这玩意儿,你家祖上就传下来这么一个?”高兴好奇地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他连发了四张同一物件的照片给高兴,那是一件镶嵌着珍珠和宝石的金杯。
尽管图片像素不高,但隔着屏幕,依然能感受到它的奢华气息。
即便是仿制品,也仿的是皇家御用。
高兴走到博物馆门口时,焦急的何馆员已经打来了电话。
“副馆长,有位藏家想把这件金杯卖给我们博物馆。”
“好,你先稳住他,我这就到了。”
高兴加快脚步走向会客室。
一进门,那件金光闪闪的金杯映入眼帘。
“乖乖,这是挖了哪位皇帝的坟吗?”高兴低声自语。
何馆员起身迎接,向他介绍了坐在沙发上注视着他的卖家。
“这位是许先生,是我们这里的民间藏家。”
“许先生,这位是我们博物馆的高馆长。”
“馆长好。”许姓中年男子起身,露出笑容。
高兴与他握手时,注意到此人手掌布满老茧,手背和手臂有明显的晒伤痕迹。
“许先生,您是在工地上干活的吧?”高兴直接问起对方的职业背景。
男子愣了愣,眨巴眨巴眼睛,没接茬,而是指了指桌上的金杯:
“馆长您先瞧瞧这玩意儿,能出多少钱。”
“要是价钱不合适,我们就没什么好谈的了。”
“行。”高兴笑着点头,转向一旁的何馆员问道:“这金杯,外面的专家看过没?”
高兴说的专家,就是海选活动中的那几位羊城博物馆的研究员。
如果他们已经验过货,定过年代,那接下来的话就得斟酌着说了。
何馆员点点头。
“看过了,我请乔老师帮的忙。”藏家主动说道:“这是一只明朝末年的御用金杯。”
“上面镶了七颗珍珠、五颗红宝石,还有九颗蓝宝石。”
“宝石镶嵌的工艺,巧夺天工,典型的明代金器风格。”
“对了,这可是祖上传下来的,我们村的人都能作证。”
说这话时,藏家偷偷瞄了好几下自己的手心,显然是在偷看“备忘录”。
准备得还挺充分。
“没毛病,乔老师的眼力是信得过的。”
高兴嘴上这么说,目光却落在金杯上的制作年份:1646年。
这年头,对应的是清顺治三年,或是大明隆武二年。
工艺上挑不出刺,但这时间点就不对了。
不过想想明末清初那段乱世,各地的明朝皇族或主动或被动地举起抗清大旗。
在那些小朝廷里,明朝工匠沿用旧工艺制作金杯,倒也不难理解。
东西对了,接下来高兴关心的是出处。
“宝友,这玩意儿,你家祖上就传下来这么一个?”高兴好奇地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