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而不平等仅有一点模糊概念的孩子们妄图否定这一点,毕竟他们从学习中得到的结论与其相悖。



自己的感觉与书上的理论,谁是正确的呢?



他们得不到答案,却拥有自己渴望的答案。于是他们围着华雯——这个据说与李铭一同长大的青梅竹马不停询问着李铭的家境。



他家很有钱吗?



如果他家是那种花几千一点也不眨眼的家境,那他比自己优秀是理所当然的。二者的教育资源与环境相差太多。



他是被父母逼着学习吗?他的父母是那种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要孩子做的父母吗?他是吃饭睡觉都在读书的书呆子吗?



如果是如此,大家也能接受。他们有从一些大人耳里听到“神童”的事迹。他们说神童都是被家长逼出来的,神童连鞋带都不会系、衣服也要妈妈帮忙穿。他们又说神童每天夜里睡觉都会背着英文单词。而这种“神童”,家长是又羡慕又反对,他们也不是很喜欢那种书呆子的类型,于是孩子们从中窥到的反应便是“书呆子并不值得提倡,相反他们很可怜”。



以上两种都是与普通孩子的世界无缘的东西。既然与他们无关,接受起来也不是那么困难。反正出了学校,他们就不会有所交集。



所以李铭属于哪一种呢?他们问着华雯。



台上的演讲还在继续,可台底下基本没几个在听。比起千篇一律的稿纸,孩子们明显对八卦更为感兴趣。



他们都带着期盼的目光等待华雯开口,几乎从未成为众人焦点的华雯头一次感觉到站在聚光灯下的魅力。



电视里的明星,也是这种感觉吗?



她轻轻咳嗽,因为电视里大人物演讲前都会这么干。“其实也没有……李铭家也不算很有钱,额……我是说跟我家差不多。”



“学习……也还好。被按在家里读死书?没有没有,我们放学后经常一起玩。”



哎?



同学们并没有发出多少声响,可那一双双稚嫩的眼睛都在诉说着他们心头的失望。



这听起来……李铭的生活也跟他们差不多嘛。



完全没有特别的地方。



可如此一来,他们之间的差距是什么呢?



有人灵机一动。



“他有上补习班吗?”



对对,补习班。那时候补习班还是有钱人家才会送的地方,电视还算普及。可如果家里有电脑、手机等物便可以算得上有钱人了。而补习班,就是有钱人家才会送孩子去的地方。



毕竟那是个吃饭都要精打细算的时代,是个买虾、买肉都要卡着次数的时代,是个孩子高中毕业就让他进厂的时代。



为了孩子考得更好就送去补习班什么的,家长还没那么开放。



因此,补习班的意义在这群孩子眼里其实是与众不同的。



因为学校几乎不会教课本以外的东西,也就是说奥数、口语、还有些连听都很少听到的学科只能从补习班学到。



但是,平民咬紧牙关送孩子进补习班的也不是没有。只是送进去,就意味着他们平时的菜里要少些油水,或是家长需要再接点额外工作。



如果只看收入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与世隔绝的理想乡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莲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莲飒并收藏与世隔绝的理想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