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开战后,驻防帝汶岛的国防军就对延德纳岛实施了一场小规模是登陆行动,将延德纳岛上澳军已经建设了大半的野战机场夺取,并建设完成。
随后,空军利用这个机场对澳大利亚北方的重要城市——达尔文发动了侦察和空袭。
这也是首次对澳洲本土的空袭,而这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连带伤害,最终导致两名美国军人伤亡。
除此之外,在莫尔兹比港,国防军在交战中也杀伤了几名美国观察员。
尽管这只是意外,但美国方面自然是抓住机会,大做文章,提出抗议,中国自然及时给出了反馈,表示——
首先,我们对国际观察员的伤亡表示遗憾,但这也说明了美国向交战国派驻军人的行为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美国应当反思;
其次,中澳处于战争状态,中国只针对澳洲境内的军事目标实施轰炸,并未对平民聚集区实施任何攻击,美国应当反思己方军人为何会出现在澳洲的军事目标中。
在这样的嘴炮和扯皮当中,各方之间的通讯也十分密切,中美两国开始紧密交换意见,就亚洲和德国的问题进行紧张而迅速的谈判,但结果并不乐观,最核心的澳大利亚问题谈不拢。
而英美之间也达成了共识,保住澳大利亚这一基地是太平洋地区的当务之急,澳洲的陷落意味着从今往后英美势力将不存在任何跳板与据点来进攻亚洲,国防线将会被压缩到夏威夷,这固然称不上被动,夏威夷一定是一个进攻前哨,但在马汉海权论的角度来看,这是绝对不可忍受的。
英美两国一致认为有必要不计代价集结强有力的军事力量来捍卫澳洲,从而遏制中国咄咄逼人的战略进攻姿态。
不过,虽然在战略上达成了共识,但在具体事务上英美两国却各有各的小心思。
首先,英国作为澳大利亚效忠的宗主国,理应承担保护义务,但显然自身难保的英国压根无法提供什么军事援助,而澳大利亚寻求美国帮助的事情也让英澳双方关系微妙。
现总理罗伯特·孟席斯爵士尝试缓和与宗主国的关系,然而在如今的情况下,自然是遭到了多方反对。
虽然他努力使国家上下团结,可因为没有欧战参军的经历让民众对其缺乏信任,而宗主国本身的失败和其国内的动荡也让人难以放心。
1940年6月1日,红空军向英国发动了“守护神/助产士”行动,不列颠空战拉开序幕,这场空战的规模空前绝后。
德国在这长达一年的时间里的所作所为难以评判,海上的封锁固然取得了成功,但空军去积蓄力量的必要性和优先级却受到了人们的质疑。
有人认为,如果在去年七月乘胜追击,发动这场行动,红空军的力量固然薄弱,但却能够给予英国的抵抗意志沉重一击。
而也有人认为,想要击垮英国,迫使其投降是不可能的,我们应当以最强大的轰炸力量去破坏和毁灭英国的工业,这一点在一年前是做不到的。
但不论怎么说,红空军确实选择了积蓄力量,也确实让双方的力量差距达到了一个顶点。
在三个月的狂轰滥炸中,红空军的成果斐然,英国许多知名工厂都遭遇了严重打击,超级马林、霍克、劳斯莱斯以及刚刚兴建的哈利法克斯工厂等生产飞机的工厂都遭到了极大的遏制,战争模式带来的产能增长几乎被连续轰炸抵消了。
而在飞行员和战机数量上
随后,空军利用这个机场对澳大利亚北方的重要城市——达尔文发动了侦察和空袭。
这也是首次对澳洲本土的空袭,而这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连带伤害,最终导致两名美国军人伤亡。
除此之外,在莫尔兹比港,国防军在交战中也杀伤了几名美国观察员。
尽管这只是意外,但美国方面自然是抓住机会,大做文章,提出抗议,中国自然及时给出了反馈,表示——
首先,我们对国际观察员的伤亡表示遗憾,但这也说明了美国向交战国派驻军人的行为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美国应当反思;
其次,中澳处于战争状态,中国只针对澳洲境内的军事目标实施轰炸,并未对平民聚集区实施任何攻击,美国应当反思己方军人为何会出现在澳洲的军事目标中。
在这样的嘴炮和扯皮当中,各方之间的通讯也十分密切,中美两国开始紧密交换意见,就亚洲和德国的问题进行紧张而迅速的谈判,但结果并不乐观,最核心的澳大利亚问题谈不拢。
而英美之间也达成了共识,保住澳大利亚这一基地是太平洋地区的当务之急,澳洲的陷落意味着从今往后英美势力将不存在任何跳板与据点来进攻亚洲,国防线将会被压缩到夏威夷,这固然称不上被动,夏威夷一定是一个进攻前哨,但在马汉海权论的角度来看,这是绝对不可忍受的。
英美两国一致认为有必要不计代价集结强有力的军事力量来捍卫澳洲,从而遏制中国咄咄逼人的战略进攻姿态。
不过,虽然在战略上达成了共识,但在具体事务上英美两国却各有各的小心思。
首先,英国作为澳大利亚效忠的宗主国,理应承担保护义务,但显然自身难保的英国压根无法提供什么军事援助,而澳大利亚寻求美国帮助的事情也让英澳双方关系微妙。
现总理罗伯特·孟席斯爵士尝试缓和与宗主国的关系,然而在如今的情况下,自然是遭到了多方反对。
虽然他努力使国家上下团结,可因为没有欧战参军的经历让民众对其缺乏信任,而宗主国本身的失败和其国内的动荡也让人难以放心。
1940年6月1日,红空军向英国发动了“守护神/助产士”行动,不列颠空战拉开序幕,这场空战的规模空前绝后。
德国在这长达一年的时间里的所作所为难以评判,海上的封锁固然取得了成功,但空军去积蓄力量的必要性和优先级却受到了人们的质疑。
有人认为,如果在去年七月乘胜追击,发动这场行动,红空军的力量固然薄弱,但却能够给予英国的抵抗意志沉重一击。
而也有人认为,想要击垮英国,迫使其投降是不可能的,我们应当以最强大的轰炸力量去破坏和毁灭英国的工业,这一点在一年前是做不到的。
但不论怎么说,红空军确实选择了积蓄力量,也确实让双方的力量差距达到了一个顶点。
在三个月的狂轰滥炸中,红空军的成果斐然,英国许多知名工厂都遭遇了严重打击,超级马林、霍克、劳斯莱斯以及刚刚兴建的哈利法克斯工厂等生产飞机的工厂都遭到了极大的遏制,战争模式带来的产能增长几乎被连续轰炸抵消了。
而在飞行员和战机数量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