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无法,只能是相信后续皇帝的智慧。
……
当日喝酒分别,董祖诰离去,方临静思着蒲知府走后、淮安府城局势,以及董祖诰所说的朝堂格局。
‘朝堂局势微妙,洪泰帝又沉迷炼丹服药,如此下去,恐怕……我这边必须加快进度了!等新任知府到来,摸清秉性,就立刻扩大厂坊建设,扩展更多班底,并组建自己船队,找寻海外武器渠道……’
方临有过预估,自己圣眷正隆,不是软柿子,又与新任知府没有利害关系,对方想来不会轻易交恶。
另外,自己的存在,也是面对城中范、谷、马、邵、段五家,多出的一枚筹码,若是与谷家发生争斗,对方多半是不偏向任何一方,两不相帮,因为这般作为裁判,才是利益最大。
当然,纵使不考虑新任知府的因素,此举,与有着核心路线之争的谷家对上,也是不可避免。
‘不过,不能因为有困难,就不去做啊,但也不能硬做,要讲究技巧。’
方临盘算着,收回思绪:‘无论如何,淮安府城中,新任知府都会是其中关键一环,就算不能化作助力,也决不能变为阻力……明年开春对方就会履职,就看看此人何等样的人了。’
……
时间匆匆,春节很快过去,董祖诰辞别,去往京师,淮安也迎来了新任知府。
方临是城中最先得到对方消息的一批:“颜时登,此人就是蒲知府之后,淮安新任知府了,背景深厚,内阁中那位颜姓阁老就是此人长辈。”
“不过,此人只是三甲出身,如今不到三十,就青云直上,做到了四品官、一地知府、封疆大吏,这已经不是背景深厚可以做到了,过往政绩必然极为凸出。”
当日,颜时登到来,或许是从当初那场辩论大会得到启发,在全城百姓面前组织了一场宣讲会。
“淮安之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方大人的《三国演义》、《西游记》传于圣阙,就连我今日之宣讲,都是效仿方大人,拾人牙慧……”
颜时登说着,看向方临,这话极给面子,展露善意,姿态放得颇低。
城中大家族、百姓目光纷纷都是望来。
伸手不打笑脸人,方临自然不会失礼,露出和善笑容,谦逊作揖:“颜知府过誉!”
“忝为淮安知府,是颜某人之幸,为官一方,必兢兢业业,造福一地百姓……”
颜知府具体宣布了三件事:一、注重水利,修堤固堤,使淮安不再遭受水患;二、注重学政,上报朝廷,对寒门加大资助,为淮安在应天国子监争取更多名额;三、鼓励商业,开放包容,团结大族,共谋发展,共为百姓谋求福祉。
这三条一一对应百姓、士人、大族,极大获得了淮安各方好感。
回去路上,方父、方母都在说此人好话。
“这个颜知府,看着是个好官。”方父说着。
方母附和点头:“是啊,我也瞧着,是个干实事的。”
田萱倒是没说话,不知为何,她总感觉颜知府此人……嗯,有点假。
方临心中同样有些异样的感觉:‘这位颜知府,不过三甲进士,年纪轻轻就升官如此之快,可谓青云直上,背景深厚的同时,还要求履任
……
当日喝酒分别,董祖诰离去,方临静思着蒲知府走后、淮安府城局势,以及董祖诰所说的朝堂格局。
‘朝堂局势微妙,洪泰帝又沉迷炼丹服药,如此下去,恐怕……我这边必须加快进度了!等新任知府到来,摸清秉性,就立刻扩大厂坊建设,扩展更多班底,并组建自己船队,找寻海外武器渠道……’
方临有过预估,自己圣眷正隆,不是软柿子,又与新任知府没有利害关系,对方想来不会轻易交恶。
另外,自己的存在,也是面对城中范、谷、马、邵、段五家,多出的一枚筹码,若是与谷家发生争斗,对方多半是不偏向任何一方,两不相帮,因为这般作为裁判,才是利益最大。
当然,纵使不考虑新任知府的因素,此举,与有着核心路线之争的谷家对上,也是不可避免。
‘不过,不能因为有困难,就不去做啊,但也不能硬做,要讲究技巧。’
方临盘算着,收回思绪:‘无论如何,淮安府城中,新任知府都会是其中关键一环,就算不能化作助力,也决不能变为阻力……明年开春对方就会履职,就看看此人何等样的人了。’
……
时间匆匆,春节很快过去,董祖诰辞别,去往京师,淮安也迎来了新任知府。
方临是城中最先得到对方消息的一批:“颜时登,此人就是蒲知府之后,淮安新任知府了,背景深厚,内阁中那位颜姓阁老就是此人长辈。”
“不过,此人只是三甲出身,如今不到三十,就青云直上,做到了四品官、一地知府、封疆大吏,这已经不是背景深厚可以做到了,过往政绩必然极为凸出。”
当日,颜时登到来,或许是从当初那场辩论大会得到启发,在全城百姓面前组织了一场宣讲会。
“淮安之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方大人的《三国演义》、《西游记》传于圣阙,就连我今日之宣讲,都是效仿方大人,拾人牙慧……”
颜时登说着,看向方临,这话极给面子,展露善意,姿态放得颇低。
城中大家族、百姓目光纷纷都是望来。
伸手不打笑脸人,方临自然不会失礼,露出和善笑容,谦逊作揖:“颜知府过誉!”
“忝为淮安知府,是颜某人之幸,为官一方,必兢兢业业,造福一地百姓……”
颜知府具体宣布了三件事:一、注重水利,修堤固堤,使淮安不再遭受水患;二、注重学政,上报朝廷,对寒门加大资助,为淮安在应天国子监争取更多名额;三、鼓励商业,开放包容,团结大族,共谋发展,共为百姓谋求福祉。
这三条一一对应百姓、士人、大族,极大获得了淮安各方好感。
回去路上,方父、方母都在说此人好话。
“这个颜知府,看着是个好官。”方父说着。
方母附和点头:“是啊,我也瞧着,是个干实事的。”
田萱倒是没说话,不知为何,她总感觉颜知府此人……嗯,有点假。
方临心中同样有些异样的感觉:‘这位颜知府,不过三甲进士,年纪轻轻就升官如此之快,可谓青云直上,背景深厚的同时,还要求履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