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你们回答命令称是的时候,统一用‘嗬’(he)!”郑克殷下令道。
[注:这里的e发音为“耶”(ye)中的e,而非“呃”。]
“嗬!”众人零零散散地回答道。
语言差异导致军令难通,郑克殷也是早已料到了的,所幸澳龙话其中一个表达“是的”的单词,与闽南话的“系”同音,皆是he。
郑克殷既然有意利用番人来扩大自身力量,未来也势必要将番人招募入伍,那么军令问题就必然需要特意提前解决。
这个“嗬”,算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分队已经完成,郑克殷便继续给众人讲解每一队中的每个人应如何分工,其中有包括侦察的、射击的、布置陷阱的、做好搏斗准备的以及可以当场处理毛皮的,当然现在还不是每个人都擅长这些工作,未来便自然需要通过练习和实践来不断提升。
郑克殷也考虑到分队里的每个人性子不一,未必相处得来,因而他会每一旬之中安排固定的日子给一队人员休息,让他们可以一起娱乐,互相熟悉。
包括今天也不会有狩猎任务,他们可以到合儒城里郑家开的酒馆中喝点葡萄酒,聊聊天,足够熟悉了,工作起来才能有足够默契。
由于汉番两族之间还存在语言问题,因而殖民司会有专门的授言吏每天夜晚教番人猎手讲官话,争取早日做到能与明人沟通。
考虑到番人男子不愿与豹闪闪一起,郑克殷在散会之后专门找到这名首席猎手,告诉她,她的语言老师正是自己。
“欸?”豹闪闪眨了眨眼睛,传递出欢快的情绪,“司长这样不会太忙了吗?”
郑克殷笑道,“这是冠军的待遇。”
豹闪闪歪了歪头,“那太好了。我想那帮男人,也不会愿意我跟他们一起。”
实际上,郑克殷也希望能有番人与自己一同得出汉番统一军令体系,能有专门的番人弟子做密切的探讨,那便是最好的。
这套统一军令,最好是能在澳龙话、官话或闽南话中都有相近的发音与含义,但像“嗬”那般完美的很难再有。
回到殖民司邸坐下之后,郑克殷先记下其中的一些想法。
这些单词,主要以澳龙话的发音为基底,尽量找到汉语中能接受的音译。
比如,“跂”(ke)表示注意,“逸蹄”(ittie/itte)表示走,“抿耳”(mini/binni)表示听……
还有一部分,则以发音不难学习的汉语为基底,要求澳龙人早早习得。
比如,“过来”表示靠近前来,“歹势”表示抱歉,“来势”表示厉害、做得好,“细腻”表示小心……
郑克殷甚至考虑到官话韵相对弯转,闽南话则口音众多,因而这些单词的发音是他专门设计出来的“四不像”,比如“过来”(kolai)、“细腻”(seli)。
这样一来,即使澳龙人发不好音调,郑克殷也认为没有所谓——皆因这些乃是军中通语,这些单词是优先于其他可能同音或谐音的词汇的。
记录下这些最初步的想法之时,恰有小吏带着蔡汉襄和毛兴前来。
“司长,蔡大人、毛大人已经完成征番檄文,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