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入宫开始,他这份名单就保不住了。



干脆,拿出来卖一个好价钱。



朱祁钰也听懂了,这孙太后可真是贪心呀。



见朱祁镇刚要说话。



朱祁钰却笑道:“看看把皇太后吓得,就算你想入佛门,朕都不能允许,不管怎么说,你都是朕的哥哥。”



“你对不起大明,对不起先帝,对不起列祖列宗。”



“唯独朕,不能对不起你呀,亲哥哥!”



朱祁镇脸色一白。



“是不是呀?皇太后?”朱祁钰开始夺回主动权了。



孙太后心里苦,嘴上笑:“你们兄弟的事呀,哀家可不插手,只要你们兄弟兄友弟恭,哀家就放心了。”



“也是呀,此等小事,不能叨扰皇太后安宁。”



朱祁钰笑道:“百年之后,朕也在思考,如何面对先帝呀?”



“若父皇问起来,是该骂他呢,还是骂朕呢?”



“每每想到这里,朕这心呀,就跟揪着一样,疼啊。”



你点我,就直说呗!



孙太后眸中浮现怒气:“皇儿莫要担心,见了先帝,为娘的帮你劝说先帝息怒,定使他不骂你们兄弟。”



顺杆上爬!



朱祁钰瞳孔一阴,祸水东引:“朕不敢面对父皇呀,哥哥,你敢吗?”



朱祁镇愣神,没明白皇帝的心思。



“这……”



“犯错的孩子,在父母心中,终究还是疼爱居多,不会责怪的。”



孙太后担心漠北王回答错误,帮他回答。



“可先帝,不止是朕与漠北王的父皇,还是这大明的皇帝。”



“文武兼备的宣德皇帝!”



“英明神武,眼里不揉沙子。”



朱祁钰逼她说不敢。



孙太后眼角垂泪:“陛下非要说这些闹心事,让哀家伤心吗?”



好个妖妇!



朱祁钰一拳打在棉花上。



用眼泪,轻松化解攻势。



“皇太后莫要流泪,朕知错。”



朱祁钰站起来,躬身行礼:“朕读先秦历史,齐桓公饿死宫中时,以袖遮面而死,盖因无颜面对管仲。”



这回朱祁镇学会抢答了。



“罪臣死时,也请陛下用方巾遮面,罪臣无颜面对列祖列宗!”



朱祁镇终于进圈套了。



“不至于,父母总是慈爱孩儿的,你是先帝亲子,先帝不会怪罪你的。”朱祁钰笑道。



孙太后掩面而哭,这话太扎人了。



朱祁镇哽咽道:“罪臣无颜面见先帝!”



“请皇太后止泪!”



朱祁钰躬身道:“朕倒是有一个两全之美的办法。”



“如今大明新收广袤土地,就请漠北王埋葬在捕鱼儿海吧。”



“这样就算相见,也隔万里之遥。”



“彼此安康,何不美哉?”



朱祁镇懵逼了。



你这什么脑回路啊!



一句话,把我支去捕鱼儿海了?



本王在京中的陵寝都没了?



他的陵寝建了一半啊!



留给谁躺?



孙太后目瞪口呆,旋即醒悟皇帝的深意,急声道:“皇儿不可!”



“皇太后莫非是嫌近?”



“把捕鱼儿海之北,尚有一北极洲,距离捕鱼儿海尚有万里之遥。”



“不如就安放在那!”



你直接把朱祁镇丢水里算了!



孙太后急了:“皇儿难道就忍心,和兄长骨肉分离吗?”



“朕是不忍心,但兄长无颜面见先帝,所以朕才想了这个办法。”



朱祁钰表示很无辜。



孙太后语塞,强撑苦笑:“蓝玉大将军曾在捕鱼儿海击败胡虏,根据回来的兵卒说,北面是极冷极冷的,你皇兄怕冷,还是不要去了。”



“怕冷呀?”



朱祁钰摸了摸下巴:“极西之地,色目人居住,朕欲征伐其国,囊括其地,就在那里修建陵寝,皇太后意下如何?”



就不能葬在京师吗?



孙太后眼泪又流出来了。



“莫非皇太后嫌远?”



孙太后颔首。



“那等朕灭安南,在安南置郡县,在极南之地,选一吉地,建造陵寝,如何?”



孙太后只是哭。



“难道,皇太后想移先帝陵寝?”朱祁钰越说越离谱。



“皇儿切莫胡说!”



孙太后急声道:“先帝文治武功,堪称圣皇,如何令其死后不得安宁呢?这可有违孝道呀!”



不止违反孝道。



还违反为妻之道。



她能坐稳皇太后的位子,不就是因为是先帝的皇后嘛。



若把先帝陵寝移走了。



她算个什么东西?



朱祁镇和朱祁钰凭什么轮番登基称帝?



“皇太后莫要激动。”



“今日在座,都是亲戚,没有外人,说些家常胡话,是无妨的。”



“既然此三地,皇太后都不满意。”



“那就去倭国,则一地,给漠北王建陵吧。”



去当倭国小矮子吧。



臭对臭,绝配。



朱祁钰正洋洋得意的时候。



孙太后却顺杆上爬:“皇儿莫非想把您哥哥封去倭国吗?”



你咋想这么多呢?



倭国是大明的!



北极也是大明的!



整个南方也是大明的!



你漠北王,去臭水沟子找找,看哪适合埋葬你。



“唉。”



朱祁钰幽幽一叹:“这不是皇太后爱子心切嘛。”



“朕也不能容忍骨肉分离,让皇太后难过。”



“那就是朕的大不孝了。”



孙太后登时傻眼,掉坑了,作茧自缚。



“陛下可真是孝顺呀。”孙太后迅速整理心绪,再和皇帝交锋。



“皇太后待朕如亲子。”



“朕自然要尽全孝道。”



“羔羊跪乳,乌鸦反哺,此乃人之常情。”



朱祁钰见招拆招:“朕说句大不敬的话,等皇太后百年之后,朕才能放漠北王出京就藩呀。”



你是送他去陪我吧?



孙太后目光一寒,脸上笑:“哀家得此佳儿,是哀家之福呀。”



“不敢当皇太后称赞。”



母子笑盈盈的,家庭和睦。



朱祁钰却笑道:“漠北王,你是朕的兄长,按照辈分来说,你应该坐在这里呀。”



他一直没坐,指着右侧的椅子,跟漠北王说。



战火烧到朱祁镇头上了。



“陛下呀,别吓唬你哥哥了,他都被吓破胆子了。”



孙太后可不能再让朱祁镇说话了,朱祁镇根本就不是皇帝的对手。



说话就掉坑,干脆闭嘴吧。



她盈盈起立:“陛下不想让哀家坐,就直说嘛。”



“都是一家人,哪用得上那些弯弯绕绕啊!”



“哀家不坐了便是。”



她反倒还有理了。



帝位是你随便坐的?



“皇太后多心了,就一张椅子罢了。”



“朕至于那么小心眼嘛。”



“要不这样,让漠北王坐上去。”



“您看如何?”



那是皇帝的椅子!



谁敢做?



让漠北王坐上去,那就是名正言顺的谋逆,那就不是杀了,而是该大卸八块!



你皇太后仗着是朕的嫡母,用孝道压朕,那朕也用孝道压他!



朱祁镇脸色一白,求助似的看向母后。



孙太后轻笑:“陛下说笑了,他哪有资格坐呀。”



“没资格吗?”



朱祁钰问:“朕以为既然皇太后都坐了,就让哥哥也坐着试试……”



“陛下说笑了,镇儿自然是没资格的。”



孙太后笑着说:“你是哀家迎立的,又是哀家的亲儿子,哀家舍不得你的。”



“快,皇儿呀。”



“坐下。”



“莫要和母后置气了。”



“乖。”



朱祁钰一身气势,被一声“乖”给破了。



好手段。



朱祁钰笑道:“从芈太后垂帘而坐后,后面人有样学样,吕太后(西汉)、窦太后(西汉)、邓太后(东汉)、冯太后(北魏)、胡太后(北魏)、刘太后(北宋)、高太后(北宋)、萧太后(大辽)……”



“啧啧,这自古以来呀,垂帘听政的太后,多如牛毛。”



“所以呀,也许是朕多心了?”



这是要玩明牌?



朱祁钰口中的,都是实权太后,说是皇帝也没错。



“陛下博学多才,对历史如数家珍。”



“哀家可就不行了,大字都不认识几个。”



“说这垂帘听政几个字,都把哀家吓坏了。”



“哀家没有学识,又胆子小,怎么可能做此等事呀?”



孙太后和稀泥:“诸王,你们说,凭哀家这样的,能垂帘听政吗?”



她祸水东引。



诸王惨了。



皇帝对孙太后客气,那是因为有孝道拦着。



对他们,那就是喊打喊杀。



关键他们如何回答呀?



帮着孙太后吧,就是和皇帝作对;帮着皇帝吧,孙太后也得罪不起。



人家母子俩,人前打架,人后和。



等人家娘俩和好了,诸王可就倒霉了。



别忘了,朱祁镇还是宗人令呢。



皇帝也想处置诸王呢。



种种因素叠加到一起,诸王只是磕头请罪,不敢站队。



“皇太后问,你们就说说,都是博学多才的人,难道还不知道诸吕之乱?”



朱祁钰剑指孙氏外戚。



孙太后面色微僵,却兀自强笑道:“陛下让说,就都说说吧。”



“这……”



郑王聪明啊,撑得晕过去了。



只能周王开口:“圣母、陛下,这是天家家事,臣等是做臣子的,哪里敢置喙天家呀。”



“都是一家人,不分远近。”朱祁钰笑道。



正好,让朕看看你们的忠心吧。



诸王真是躺着也中枪。



“陛下英明神武,圣母皇太后祥钟华胄,母慈子孝,乃天下典范,古之恶后昏君如何配与圣母、陛下论短长?”



周王脑瓜子转得特别快,左右都不得罪。



但两头不得罪,自然两头都不满意。



“周王倒是圆滑。”朱祁钰幽幽道。



“哀家祥钟华胄?这个词儿,哀家怎么听着这么耳熟呢?”



孙太后冷冷道:“哀家被册封皇后时,诏书上,便说哀家祥钟华胄,秀毓名门……”



“你周王倒是会取巧啊,用诏书里的话,蒙蔽哀家?”



孙太后忽然大怒。



她和皇帝说话和风细雨的。



训斥诸王,却仿佛在训斥奴婢。



“微臣知错,微臣知错!”周王没想到,自己撞枪口上了。



孙太后呵斥周王,一是立威;二是讨好皇帝。



皇帝要整饬诸王。



孙太后在帮忙,希望皇帝看在她的面子上,宽宥漠北王。



“皇太后何必如此动怒?”



朱祁钰却不领情:“看朕早生华发,而您风采依旧。”



“周王不过说出了心里话罢了,您何必动怒呢。”



皇帝在护周王?



不,这是在笑话皇太后,看看你,一点都没老,说明心中一点都不思念先帝。



一个寡妇,不思念死去的丈夫,你在想什么呢?



这是诛心之语啊!



“哀家夜夜以泪洗面,却不忍告诉皇儿呀,怕皇儿知道担心母后。”



孙太后见招拆招:“母后虽然容颜未老,却心力交瘁,自然不敢想着什么垂帘听政。”



“母后老了,心思就在皇儿身上。”



“若做了错事,皇儿切莫怪罪母后才是呀。”



她这也不是示软。



而是示威。



你再不让步,哀家就去奉天殿上哭诉。



哀家是妇人,又是你的嫡母,大不了豁出颜面,也要保住朱祁镇,看朝臣能奈哀家何?



欠的一千字,补全!正在写番外,写完了就那啥,嘿嘿!求订阅!



(本章完)(3/3)

章节目录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萧蓝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萧蓝衣并收藏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