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垯不也这时候在逐鹿山的山坳里,带着三万自己部落的斡鲁多。



在确定大辽皇帝陛下已经抛弃将士们逃掉的那一刻,萧垯不也就以阻击宋国北部军的名义,调集了自己本部落的斡鲁多北上了。



跟大辽皇帝的借口是一样的。



但是,萧垯不也并没有着急离开战区,也没有像其他首领那样直接向北逃窜。而是在宋国的北路大军向东进发,部署围攻析津府的时,瞅中了宋国大军的空档,第一时间向西北穿插,直接进入了逐鹿山。



宋国已经占据了奉化州、归化州,也就是说,逐鹿山以西,在宋国看来已经是大后方了,已经贯通了云州到奉化州的通道。



而北部出燕山,那还是大辽的疆域。任何人都想不多,自己会率领本部人马向西······



萧垯不也偏偏就向西了。



因为他知道,宋国这一战不仅仅是收复燕云,就是向北逃到中京,逃到大定府,也终究逃不掉宋国的大军攻伐。



南京道一战,由于陛下的先行逃跑,已经让宋国把大辽的脊梁打断了,从此后,大辽的骑兵已经很难在鼓起与宋国一战的勇气。



并且,大辽的皇帝陛下不死,皇族和后族的队伍不灭,宋国就不会善罢甘休。



这时候向北凑热闹,纯粹就是取死之道。



所以,在决定逃窜的第一时间,萧垯不也就选择了逐鹿山。



那时候,宋国的北路军已经越过逐鹿山了,整个逐鹿山也就在固定的关隘有守卫。



萧垯不也对逐鹿上很熟悉,知道哪些路径可以避开常规的行军线路。



于是,他就躲在了逐鹿山的山坳里,等待着宋国大军的松懈。



虽然奉化州和归化州已经被宋国占领了,但是,宋国从西北出兵,从云州出兵,目的都是在南京道对大辽形成包围。



萧垯不也估计,宋国对于奉化州和归化州的统治,绝对不会像南京道析津府那些州府郡县一样,只会是一种名义上的占领,还来不及做治理方面的事。



同时,因为宋国西北军和云州军是自奉化州、归化州一带向东进发了,也是一路打过去的,这一路的大辽军伍基本被清除干净了。



所以,在奉化州和归化州一带,宋国不会留守太多的军伍,这是他萧垯不也的机会······



萧垯不也知道,大辽的西北招讨司驻地,也就是可敦城,因为防卫西北的原因,祖例规定,任何时候不得少于十万匹战马和精骑。



即便是宋国的西北军,也不曾染指可敦城······因为宋国的西北军出征,战略目标是对南京道的大辽军伍围剿。



这也让如今的可敦城,成为了大辽唯一剩余的生力军。



只要转战奉化州、归化州向北,他萧垯不也就可以抵达可敦城,并以可敦城为基点,召集整个大辽西北招讨司的各方力量,意图后事!



大宋在析津府周边的清剿应该要告一段落了。



这近一个月的清剿,总计剿灭有图腾纹身的契丹人约五万七千余。这就是说,除了正面战场,大宋又歼灭近六万的北辽主力骑兵。



整个清剿行动,基本上将整个南京道都过了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我成了仁宗之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布袋外的麦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布袋外的麦芒并收藏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