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自己这一路不会是北辽冲击的点……或许真的像朝廷预想的那样,北辽会冲击宫帐。



官家以身为饵的谋划真的要成功了。



“下下去吧,继续监视,并每日奏报北辽大营的情况……”



接下来,折可行开始撰写奏章了…~



“大帅,斥候的猜测可行?”



“是否可信,咱们都需要如实奏报,至于如何决断,那是中军的事。”



“另外,本帅准备抽调战车兵一万,番骑五千增援中军……”



“大帅……若大战真的发生,本部需要担负一路围剿的职能,减少一万五的兵力,可行?”



倒不是质疑,只是提醒主帅。



“现在基本可以确定,我部防区不是北辽冲击点。加上蔚州、灵州在完成堵截北辽传递情报通道后,大战一开,他们肯定会转头南下。”



“到时候,两部合一部,西路的围剿兵力不弱,甚至还是最强的一部。”



“到时候本部可能只需要承担西路南片即可。抽调兵力支援中军是应有之义。”



既然主帅考虑到了,其他人也就不说什么了。毕竟中军是官家和相公所在,重要性确实比围剿更重要。



事实上,他们西路军,真要是围剿战开始,肯定会与河东军会师,兵力不存在减弱。



逐日减量撤军?



“诸位如何看?”



折可行的奏报,是实事求是的陈述,很平淡。



“官家,臣这就向各大军征集北辽详细情况!”



章惇明白北辽这种情况的意义。折可行部有奇人。也给各路大军提供了参考。



说真的,现在的大宋军伍有点骄傲了……也是实力给了他们骄傲的资本。



“撤军完全可以成建制撤,北辽这般撤军的做法,肯定不是单纯的为撤军。”



“不过,老臣有一点不明白,既然骑兵有机动性的优势,又何必这样操作?百十里,对于骑兵转移不是多长的距离。”



还是有疑问。文彦博提出了大家都疑惑的问题。



“这个朕也想了。应该是北辽的战马状态问题。如果北辽冲击中军宫帐,折可行部和周桐部距离还是有些远。”



“提前将兵力集中在中军,在冲击时,可以让疲惫的战马,短时间不至于没了战力。”



狄青很认同官家的判断,这应该是基本的事实。



对于折可行抽调兵力支援中军,不管是赵曦,还是随军的诸位重臣,都没有任何异议。



判断是判断,事实是事实。虽然判断北辽可能会冲击中军,可没人敢肯定。



所以,直到现在,还没有决定抽调兵力到中军。



既然折可行部有了情报,抽调兵力支援中军是正确的做法。



接下来…~



“官家,王舜臣部和种建中部没有任何异常,还是对峙状态。周桐部有异常,不敢肯定对峙的北辽队伍是否有撤军行为。”



“周桐奏报,这几日的北辽营帐,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

章节目录

我成了仁宗之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布袋外的麦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布袋外的麦芒并收藏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