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帅,不确定。斥候并未确定,只是猜测,是根据接近北辽营帐时,每天的马鸣声来猜测的。”



“大帅,末将这营的斥候,原本是西夏贵族的奴仆,是负责养马的。因为养死几匹马,怕处死,就逃到大宋了。”



“再后来,国朝招募新军,便入伍了,在新兵营展示了骑术,训练成了斥候。是汉人!”



“他们的他能听出多少多少匹马鸣声来,末将不信。这几天他一直神神叨叨的说没战打了,要撤军了。”



“末将以动摇军心惩罚他,他才跟末将说了这些。”



能听出马鸣声的多少?折可行倒也没奇怪有这种奇人。



早年在麟府听说过很多西夏人在战马方面的能力,还有比这更稀奇的。



只是,北辽难道真的要撤军?



按照朝廷的判断,北辽遣使谈判是一种放烟雾的行为,是为了掩饰接下来的大行动。



甚至双方停战,都是在虚以委蛇。



朝廷的方略是接下来要在北辽冲击某一点时,整个防线的其他各部,战车兵、步骑、骑兵展开一定程度的围剿。



现在居然有情报显示北辽撤军了?



“把此人带到帅帐!”



折可行也顾不上再巡营了,带着亲兵回帅帐了。



不管是他的文佐官,还是随军监察官,包括副将,所有了解朝廷方略的,都被这情报搞晕了。



难不成官家判断出现失误了?



若真是这样,北辽若全盘接受大宋的要求,这战或许真的就停了。



燕云是会收复,可朝廷谋划多年的征辽计划就彻底泡汤了……



“大帅,小的从小养马,对于马鸣声很敏感。”



“自停战以后,小的帅本部斥候,负责监视北辽大营。由于无法靠近,北面又难以潜行过去,小的就每日在北辽大营外潜伏。”



“北辽现在是让战马休养,而战马在休养时,会每日定时嘶鸣。由于小的少时对战马熟悉,便重点关注战马嘶鸣了。”



“经过小的多日总结,北辽大营每日都会减少百匹战马,连续十几日了,从来不超千骑。并且,北辽战马远离大营的时间,不在同一时间,是分时段离开的。”



斥候絮絮叨叨的,但折可行听明白了。



“你确定是每日减少,还是不在同一时段?”



“大帅,小的肯定!战马和战马的嘶鸣是不一样的!截止昨日,北辽大营撤军已经差不多一成了。”



听到这,折可行与文佐官等人对视了一眼,眼里有抑制不住的欣喜!



这战是肯定要打了。



一开始听说撤军,还以为北辽真的是在批量的撤军。



大量撤军,说明北辽真的有谈判的决心,是准备以归还燕云十六州来作为停战的筹码。



可少量不间断的撤军,还每日不超过千骑,这说明,北辽撤军的目的,跟遣使谈判是一样的……都是想掩人耳目,都是放烟雾。



也就是说,北辽在酝酿大行动。



可惜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

章节目录

我成了仁宗之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布袋外的麦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布袋外的麦芒并收藏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