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香词……这该是辽皇心疾,也就是因为这词,辽皇认定了皇后与伶人私情,并赐死皇后。



陆家工匠偷情…~这本就是市井认定的故事,以这样的措辞来对答辽皇,是使团议定的。



同样,那五千未经辽皇许可就出动的骑兵,远远超出了部曲的限额。



所以,即便是辽皇没有当场答复,最终的国朝与也应该与期望的没多少区别。



“这个子权……”



吕惠卿见到奏报,依他对官家的了解,就这一次,自己这个连襟就肯定入了官家的眼了。



官家最看重的,便是能随机应变,借势而为的能臣。



没想到本来以为相当耿直的连襟,居然会有这样的变通能力。



“如此一来,朝廷的应对就需要做相应的调整了……”



吴执中这样的应变,与国朝确实有利,确实也算是超额完成了出使任务。



朝廷本来定下是要扯皮的,甚至考虑好了长久的拉扯。



“不管如何,使团若拿到期望的国朝的结果,是值得嘉奖的。”



章惇真不是针对王安石,只是觉得他的话有些不中听。



“又需要请奏官家了……”



上一届内阁,王安石都记不清是不是也是这样频繁的叨扰官家。



总觉得他们这一届的事都特别多,也多是内阁没有权利决断的。



这里有个偏差,上一届内阁时,官家是经常旁听内阁议事的,多数事务直接在内阁的议事厅就决断了。



而如今,太子每日参与内阁议事,偏偏多听少说,几乎不怎么发言。



“哦,这倒是意外之喜……这执中……何人熟悉?是怎样的臣工?”



赵曦还真不了解。吴执中现在的职衔,也只是吏部郎中,还是从地方进朝堂不久的郎中。



这样的官员,赵曦还不大熟悉,或者说还入不了他的眼。



“官家,这是吕阁老同门女婿……”



“回官家,确实与臣是连襟。不过本次出使,乃是吏部推荐,执中与臣的关系,也就那样。”



王安石是不是挖坑,吕惠卿都得说明了。



其实,赵曦并不在意出使的差事是怎样定下的。本来也是想扯皮。



当吴执中带来意外之喜后,赵曦看重的是这个人,而不是什么关系不关系。



整个国朝的朝堂,谁又能孤立存在?谁家不是沾亲带故的?



国朝所谓的寒门崛起,一旦崛起就没什么寒门之说了。



再说了,早些年,真正的寒门真的能有机会读书吗?



“范尧夫,你来说吧,评价官员,监察衙门最有发言权。”



现在国朝的体制,吏部的考评,都需要监察衙门认定的。



“官家,吴郎中适合监察衙门。”



这评价…~赵曦有点一时愣,可见吕惠卿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就知道范纯仁算是一语中的了。



想来,这吴执中估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我成了仁宗之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布袋外的麦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布袋外的麦芒并收藏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