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糊有含糊的好处,就比如现在,有这么一个悬念,就能把后面想说的话说完。



劫狱、缉拿、辽国人,再加上使臣,诸多的要素提到了,辽国皇帝也觉得信息量很大。



不由得要看一下宫帐里的臣工……没人表示。



“宋使,劫狱所救何人?”



辽皇的这话,肯定不是问这人姓字名谁,而是想知道身份。



“回辽国皇帝陛下,此人乃为工匠,却因与家主之小妾偷情被告官……”



使团商议过,从耶律乙辛哪儿感觉到辽皇被蒙蔽着,使团也就有了继续蒙蔽着的想法。



或许在这点上,使团跟耶律乙辛的目的是一致的。



耶律乙辛想瞒着辽皇自己的一些行为,而大宋也想含糊过去,不提及这工匠是南逃者的身份。



吴执中在赌,赌耶律乙辛的私心,也赌辽国皇帝在处置皇后之后的心境。



一个因为听闻皇后与他人义交传闻便可以赐死皇后的帝王,对于这类事情应该是极度反感的。



据传,曾经的辽皇与皇后也算恩爱夫妻……



果然,在吴执中说完此话后,整个宫帐里都似乎有了些冷意。没人吭气,辽皇原本春风拂面的脸色,也似乎有些扭曲了。



“宋使,可知是何人劫狱?”



有了!当吴执中听出辽皇口中的寒意后,就知道这事成了。



这就是先手,只要让辽皇觉得此人不值得救,甚至连想救此人者都没有好感了,那么耶律乙辛就没有什么翻盘的机会了。



朝廷是怎么回事,吴执中懂。权臣在未做忤逆之事之前,越发对君王尊敬…~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如今的耶律乙辛应该是对辽皇最为恭敬的时候。



除非耶律乙辛没有不臣之心,可从这次如此规模大的行动瞒着辽皇而言,耶律乙辛包藏祸心。



“回辽国皇帝陛下,外使出境时,雄州衙门暂未审理完毕,想必待外使回朝便回有结果了。”



吴执中无意替辽国肃清奸佞,相反,还会替人遮掩着。



“别说是工匠,即便是大匠又如何?此类无耻之徒……”



够了!真的够了!这一次出使的任务,应该算是基本完成了。



辽皇这一句无耻之徒,基本上就算是对此事定论了。



“陛下,宋使所言劫狱之贼人是为我大辽人,此事蹊跷。臣以为或许是宋国栽赃也说不定……”



还是那位,什么萧达鲁古,吴执中基本确定这人是耶律乙辛的亲近了。



“辽国皇帝陛下,我朝原本审问后,也怀疑是贼人乱事,试图挑起两国兄弟之邦的矛盾…~”



“然而,就在此期间,雄州边境线却出现了五千之众的骑兵。是故,我大宋朝廷为两国承平计,方遣本使北上,以求答案……”



这是事实,没法分辨的事实,时间顺序也是这样演绎的。



“陛下,并非如此。因宋国关停榷场,并关闭关卡,魏王方才令本部皮室军前往雄州施之以威。”



“况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我成了仁宗之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布袋外的麦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布袋外的麦芒并收藏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