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不了的,上报郎中,郎中超过权限的,由侍郎决定,再有做不了主的,衙门主官处置。



最后,需要多部门配合和协调沟通的奏本,由各衙门主官整理摘录后,统一向内阁呈报,由内阁议事逐个解决。



别看是可能会有五百多份奏本,首先提交的时间不同,每日各衙门书吏接到的奏本也就十几几十份。



再分到衙门有司,再往上传递…~如此下来,每一位官吏手头上的奏本多不起来,甚至平均每一位朝廷各衙门官吏,直接处置的奏本都不会有五份。



“爹爹,几百人的奏本,很可能出现大量无用,重复的事务,有点耗时费力了。”



韩琦看了看儿子……不了解其中端倪者,永远不知道官家的流程有多严密。



“忠彦,大朝会的议程与以往朝会不同,大不同。以往的大朝会,是官家询臣工有无奏本,而新制下的大朝会是朝廷答复和解决奏本政务。”



“而在答复解决奏本之前,大朝会还有一道程序,就是由监察衙门公布奏本的情况。”



“比如涉及农桑者几何?奏请兵事者多少?又有多少参政议政奏请农田水利,有多少是关于盐铁茶酒的等等。”



“同时,就如大比一般,朝廷将由各衙门评比出真的有利于国朝的奏本,予以公布。”



“这还不算,朝廷还会按照参政议政的来源地,根据路州府郡县,对奏本的质量进行排名公布。至于雷同的奏本,你应该知道会是怎样的结果!”



“你在家里也没必要多待了,召集定州的参政议政,将朝廷要求重申一次方为正事。参政议政是有任期,可并没有说任期内不可以免除。真要不称职了,监察衙门可不容情。”



想来朝廷的要求,过几日应该都清楚了。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朝廷还真不担心。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国朝的官员,没有谁认为就比别人差,抄袭奏本的可能性几近于无。



只不过朝廷评比奏本的措施,才是各州府郡县该操心的。



如果说大比比的是个人,那么大朝会公布奏本比的就是一个州府的治政和务实。



这一条,在内阁议事时,几乎没有反对声,是一致通过的。



大朝会奏报的议题,韩琦也没有反对。



原因嘛,是官家在大朝会奏本处置流程中,有很明显的放权意图,层层分工责任到人,这本身就是权利下放的意图。



权利确实是下放了。让不同层级的官员,在大朝会期间,有处理不同层级事务的权利……这也是赵曦的一次尝试,借大朝会奏本繁多的契机,尝试责任到人的政务处置措施。



这样的措施,并不会影响上官对衙门事务的统领,或者说还能更好了解衙门官员的能力。



大朝会,不仅仅要公布奏本,还有公布奏本处置的答复。



奏本要求言之有物,这一点会引导官员他踏实的去了解民生,真正的去处理政务。



对于国朝地方官员的是怎样理政的,赵曦心里清楚。



国朝多年来形成的风气,只要及第了,就算是万事大吉。所谓做官,成了坐官,不需要做事,就是闲混几年,按照磨堪,也照样进阶升官。



赵曦提出的大朝会奏本流程,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我成了仁宗之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布袋外的麦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布袋外的麦芒并收藏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