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到底有没有韩琦的面子,谁说的准。



“为父都想到讲武堂待一段时间。那地方真有点奇怪,就像炼炉,出来后都是人才。”



这几日访客有遇到纯彦的,韩琦发现儿子的官腔比他还打的好。



韩琦也明白,他的官腔是真的官腔,而儿子的官腔却是发自内心的。



“爹爹,大朝会要求每人都必须撰写时论。孩儿有所不解。如此一来,这就相当于参加大朝会的臣工,都有奏本。”



“按照大朝会的议程,所有提案都要有答复的。几百份奏本,内阁又如何在七日没全数答复?是否会最终流于形式?”



“官家一直重视朝廷信誉,若不能完成提案答复,这三级决策制的推行很可能失去威信。”



韩忠彦不是没参加过以前的朝会,屁大的事也能嚷嚷半天。甚至一次朝会连一件事都解决不了。



现在的朝会制,官家居然要求所有人全部有奏本,还必须是言之有物的奏本。



他很难想象朝廷如何答复这些奏本的,恐怕内阁连翻阅奏本的时间都没有。



“忠彦,你纯彦弟只是来家里一趟,然后就进勤政殿了。你以为为何?”



“所有参政议政,在大朝会召开三日前,必须将奏本上交到秘书阁。朝廷各衙门的书吏、贡院国子监的学生,这时候已经全部在秘书阁集中了。”



“监察衙门的监察官是负责登记奏本的,然后交于那些国子监贡院的学生,由他们将提交上去的奏本分类,最终交于朝廷各衙门的书吏。”



“关于吏部的由吏部带走,关于兵部的兵部拿去,各司其职。”



“所有的奏本其实从朝廷接到的那时起,就已经进入了处置和答复的进度。各衙门有司先行整理同类奏本,然后对奏本提出的政务予以答复处理。凡不能答复处理或权限限制的,上交强官。”



“如此一级一级向上,不同官阶的处理不同的奏本和提案。就是为父,再过几日也得进议政殿了…~那些朝廷各衙门处置不了的,最后会交于内阁议事处理。”



几百份奏本多吗?如果是以前的朝堂,以前的处理奏折模式,在这么短时间内,朝廷收到这么多大奏本,确实很多。要想所有的奏本得到回复和处理,说不定得几年,甚至有的连看都不会看一眼。



但是,对于现在的议事制度,几百份奏本还真不是什么事。



韩琦确实越来越有点敬佩官家的思路了。



几百份奏本,首先经过书吏阅览后,按照衙门职能分类。涉及兵部的归兵部,涉及吏部的归吏部,该是工坊城的送到工坊城,该是市易寺归口市易寺。



然后,有朝廷各衙门有司,开始按衙门职能分工。比如兵部,武备还是职方,驾部还是库部,各自把涉及各司的奏本带走。



若是搁以前,这些衙门可能直接就把这些奏本丢一边了…~各衙门有约定俗成的处理政务习惯,不管怎样的奏本,对于那些衙门官员而言,根本就懒得看。



现在不同了,监察官巡视,不停的追进度,必须在大朝会之前,完成所有奏本的答复。



层层分工,责任到人,各司其职,各担其责。这就是朝廷大朝会奏本处理流程。



书吏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我成了仁宗之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布袋外的麦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布袋外的麦芒并收藏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