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跟他娘提了,被训斥了,这趁过年,就跟赵曦谈开了。



说实话,赵曦相当赞成儿子的想法……



可不管是自己的太后娘娘,还是自家的女人们,没一个赞同的。



还真是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烦心。



儿子还是懂礼的,并没有跟他娘正面冲突,还懂得迂回……



“爹爹,孩儿以为参加科举跟继承大统并不冲突。孩儿不算聪慧,也没能像爹爹那样在幼年时便创下偌大的名望。”



“可孩儿不想让宗亲和官员认为孩儿不如他人,更不想将来亲政被文臣捉弄……”



这话说的重了,讲武堂那地方,对文臣还是有怨言。



还好,这只是他们父子几人……那怕是大年,赵曦依然保持着寅时起床锻炼的习惯,儿子们也一样。



儿子也想在这私下的空间说服自己。



“儿子,爹爹对尔等的想法是支持的,可这事得你娘,还有太后娘娘恩准才行。”



在赵曦的心里,不仅仅是同意儿子们去科考,甚至想让儿子们与臣工一样,经历地方官和朝官的整个过程。



这太难了!



“爹爹,其实瞒着娘娘也可以的……”



呃……这……儿子怎么会有这想法?



赵曦顿了顿……都是自己的错。从儿子幼时,赵曦就用自己的方法给孩子灌输了后世的理念。



不知道真正的帝王术是什么,赵曦教给儿子的就是变通,或者说是方法论,夸大一点叫谋略。



谁曾想真就在儿子这扎根了。



“瞒得了一时,岂能瞒得过一世?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瞒本身就是弱者的选择。”



“儿子,若能光明正大的做到,没人会选择瞒,也不应该选择瞒。这就是所谓的宁可直中求的意义。想必老师也曾教过你们这些。”



“这样吧,就用这事做个考验。你们要是真的能说服长辈,爹爹绝不拦拌。倘若没有办法说服长辈,说明你们还没有能力应对外界的遭遇和经历,就是放你们出去,爹爹也会不放心的。”



赵曦这样说儿子,可想想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



从儿时开始,因为老爹执政的现状,自己就一直在选择迂回,选择变通,从来没有直中求过。



就如现在这繁乱的政事,真的很乱吗?既然迟早要来,自己又何必在意王安石抛出市易法的时机?既然要去改官制,推官办产业,为什么非得借王安石市易法的风?



这几天自己一直有点埋怨王安石让自己猝不及防了,又何尝不是自身弱势的体现?



赵曦明白,自己一直在避免直面整个朝堂的文官团体,才事事小心,隐藏着真实目的。



或许自己是真错了,始终没有从老爹执政的氛围走出来,朝臣们也没有从老爹执政的惯性思维中走出来。



五年了,自己居然到现在才醒悟,还是因为家事才让自己醒悟了。



政事繁乱,是因为自己钻进了自己设置的圈,执念于自己的谋划而忽略了处理问题的本质。



赵曦看了看瞪眼看着自己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我成了仁宗之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布袋外的麦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布袋外的麦芒并收藏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