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公言之有理!”



赵曦是拍案而起的…~



“正如司马相公所言,就以汝州为例。有两种情况,第一,汝州耕田,该入税的耕田这次上报是准确的。”



“也就是说,去岁秋粮税入和今年夏粮税入,汝州瞒报了,并贪渎或者隐藏乃至私分了朝廷税入!”



“第二种可能,两税数是准确的,而汝州官员凭空捏造耕田……”



不管那一种,论罪责都不会轻。



司马光很想说:我觉得那个数字都不真实。可不能说,官家已经上纲上线了。



欺瞒朝廷,私分税入…~谁扛的下?



“陛下,汝州官员只是误报,令其改正即可……”



韩琦想埋怨司马光,你没事提什么税入呀?官家又顺杆上了。



要真的追究下去,不是单纯处理汝州府衙官员的事,是有助于青苗法推行的气势。



所以,不得不缓一下官家的怒气,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好。



“韩相是不是觉得我小题大做了?只认为汝州这只是失误,我没必要上纲上线对吧?”



“欧阳相公,国朝耕田亩产几何?”



赵曦转了个弯,突然间就问欧阳修这个了。



“臣任滁州,风调雨顺时,亩产二三石……”



这骗不了人,欧阳修也做不了骗人的事,实事求是而已。况且墙上那表格有滁州……



“韩相……”



“秦凤、鄜延亩产一石多,河北、京东路、京西路丰年可达二三石。”



韩琦也没隐瞒,该是什么就是什么。



如今,对于汝州之事,唯有失误是可以用的说辞。至于狡辩?他没想过,也不会有用。



“州府郡县直面黎民,咱不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吧,就说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总得把钟撞响吧。”



“朝堂负责决策,地方职责是执行。而朝堂的决策来源于地方,是以地方为基础的,也就是各州府的数据决定着朝堂决策的走向。”



“这不算牵强吧?我这个君王他欺骗了,你让我放过可以,政事堂相公被他欺瞒,你们不在意也可以放过。可他的欺瞒将影响朝廷决策,从而影响国朝万万黎民。谁有权放过他?”



“如今,因青苗之法,朝堂臣工们纷争多日。有同年反目者,有好友相恶者,甚至亲家不亲,同族不同。大家如此这般又是为何?”



“是为了青苗法的推行不至于祸国殃民。他们汝州做啥了?这样的欺瞒,可能造成的影响。你还有放过他们的想法吗?”



算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吧?在场的恐怕都感同身受吧?



一个青苗法,搅乱了整个朝堂。本来怨气都对着王介甫,可如今已经是朝廷议事了。



如今官家的性子,没有随意放弃的可能。



也就是说,不管怎样,朝廷都得有决策,满朝堂忙乱,就是为这青苗法。



官家这样说,不算过。



“我也不苛刻,遣人调查吧。耕田之数若没错,那就让整个汝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我成了仁宗之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布袋外的麦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布袋外的麦芒并收藏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