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们先是被官家的愤怒惊着了。



虽然新皇与先皇不同,但是在涵养上一直很谦和,没听说过官家发火。



官家虽年轻,表现一直很稳重。就是朝议乱成一锅粥,官家有火,也会平静的处置,心平气和的说话。



在大家进入垂拱殿后,怎么没怎么的,官家就先来了这么一通……



愣了一阵,才想起来去看挂在墙上密密麻麻的表格。



一目了然,一张表能清晰的把国朝各州府郡县的数据全显现了。



红色、黑色…~还没有具体到某一个州府,整体上那刺眼的红,就让王安石一脸黑线了。



显而易见,对青苗法抵触的地方官还真多!



三十二?整一列都是百以上的数,只有一个三十……在顺顺行……这是汝州?



再顺顺列……这是亩产?亩产三十斤?汝州?



这是谁呀?



王安石突然又感觉舒爽了,他有点感谢这个汝州知州……



就这一下,已经让所有显示田亩增加的数据失信了。关键是,官家现在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陛下,此亩产之数怎么来的?”



能看到亩产的那一列,以国朝州府排序。官家也只说是两税和耕田数核算,具体如何来的,真心不清楚。



这时代的数学水平还就这样。虽然数术也算士子所学内容,真正钻研的人很少。



所以,韩琦代表政事堂诸公有此一问。



“子正,详细将亩产数来源给诸位大相公说明……”



赵曦似乎还没消气,语气略带着嘲讽。



不计较了,计较不来。官员蒙骗官家,不管政事堂有没有责任,作为百官之首,官家说什么都得先受着。等搞清楚这数字的缘由,有什么再说也不迟。



“陛下,诸位相公……”



薛向被官家留下,就知道需要做这个。官家是清楚,不说官家是不是讲述这些的,就官家现在的情绪,没有破口大骂,就已经算是海涵了。



在这数字刚出来的瞬间,整个工坊城统计团队,那叫一个哭笑不得。



“各州府两税数是现成的。在计算时,我们采用了去岁秋税和今年夏税为基数。”



“用州府的税入除以该州府上报的耕田数,就是亩产数。这是抛去不入税的官田以及士人、官员的私田,只计算需要纳税的耕田……”



应该说清楚了,这本来就不难,相公们又没憨货。



“两税数也是州府所报,未必真实……”



听到司马光这样说,薛向有点后悔自己以为相公没憨货的想法。



司马光是从这些上报数据分析,从而推定两税数额的准确性。



随口这么一说…~



他是个实在人,一时间想不到那么多。



虽然他反对青苗法,但对这样的行为很不耻,甚至能与官家感同身受。



怀疑两税数也是情有可原,人之常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我成了仁宗之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布袋外的麦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布袋外的麦芒并收藏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