亥初三刻。



石鼓吏敲着刁斗,沿土道巡夜,报着二更时辰。整个苇亭,只有亭庖厨还有亮光。釜中煮着菽,桓真攥着根柴棍,有一下没一下的捅着灶火,回想着鱼案线索。



一个人再贪财, 也不会把铜钱藏进肚子里。而且说句难听话,似鼠大郎这样的贫寒百姓,哪来的铜钱?



主家赏的?



贾氏族人太多了,一个铜钱的赏,如何追查?再者,真有过这种赏又怎样, 怎么证明此铜钱是赏的铜钱?怎么证明赏铜钱的贾家人就是凶手?



所以死者腹中有铜钱的事,至今仍只有任亭长和他知道。



不过此案也不能说完全没推进。



据几个佃农说,鼠大郎在贾家不种地,只管伐薪砍竹,除了雨雪天,每日都进野山,无论上山、回村,均要经过野山河。再依据死者胃中的糠食,基本能断定,就是贾家长房的佃农。因为佃农们向亭吏诉苦,贾地主家只有长房往佃户的吃食里搀糠。



铜钱……铜钱……鼠大郎吞掉铜钱,是一种主动的防备手段?还是被人害时,仓惶中不得已吞掉铜钱, 期盼死后能有机会证明他是枉死的,不是失足落水?



两者乍听没区别,其实不然。倘若是第一个原因, 说明铜钱能成为有力的破案线索。后一种原因的话,此案就更棘手了。



次日,山阴县,彭氏匠肆。



五更时刻一到,竞逐赛的准匠师们就起了,按巡吏引导,吃早食、如厕一次,回制作区。



天才微亮,王葛先把所有工具磨利,再次确定制作步骤无错。开始锯木,先将刻着“雷”字的木块锯为两半。



两块木料各为正方,但厚度减半。把一块木料暂时搁置一旁,这块木料留着做外框。



手中拿的,再次锯为两半。这两块木料的尺寸就变成:横长仍为三寸,竖长与厚度均为一寸半(363厘米)。它们的竖长较五铢钱,各余出二分半有余(063厘米)。



三寸横长无用,锯成竖长的标准即可。



再锯掉多余的厚度。五铢钱的币厚不足一分距,雕刻“木钱”的厚度,二分距。比昨日刻“风”的木钱厚。



仍是不着急图案,先将两个木钱的轮廓雕琢出来。这回采取的是卡槽样式,即“次木钱”一圈外沿都凸起(相当于榫头),能卡在“木钱”四周的凹槽里。



雕圆形外廓, 王葛习惯由下至上推凿。肯定要先雕“木钱”,确定凹槽的深度、宽度。



彭氏姊弟又来了,男童低声问王葛:“你刻新的了,昨天的是不是已经刻好了?”



王葛“嗯”一声,对女童示意,她要专心雕刻。



女童拉阿弟走,被男童生气挣脱。“我就看一眼!你要不给我看,我还来捣乱。”



王葛冷眼看他,熊孩子,原来你也知道自己在捣乱。她再示意工具伤人,谁知小童不怕反笑,叉着腰道:“我不信你敢伤我?”



他阿姊嫌丢脸,小声训斥:“你不走是吧,我走,我也再不跟你一起来了。”



“哎?阿姊等我。”



他阿姊等没等他,王葛不知道,但自此后,小童再未出现过。



王葛放下平凿,换针凿,一点点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我靠编草鞋上岸成为大匠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悟空嚼糖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悟空嚼糖并收藏我靠编草鞋上岸成为大匠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