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百姓有吃驴肉的习俗,所以烹饪的马肉也尤为香。自此烹马为食也成徐水漕河镇的习俗,制做出的马肉味道益美。清代,康熙重农桑,禁屠戮牛马,漕河一带士人便改以食马肉习俗,仅以驴肉食用;又加驴比马价格贱,人们专养驴食用。再有当地烙制的火烧外焦里嫩,刚出炉的火烧夹上烹制的小驴肉,成为遐迩闻名的当地名吃。”



“至于河间驴肉火烧,那就和乾隆皇帝有关了!”



“清乾隆帝下江南水旱两路必经河间,一次错过住处在农家吃饭,农家为了让皇帝吃着方便,把精心煮制的驴肉夹到层次松软的火烧里,乾隆吃后连连称赞美味可口。问农家此为何物,农家如实回答:大火烧夹驴肉,乾隆甚喜,即兴赋诗一首:



河间处处毛驴旺,



巧妇擀面似纸张。



做出火烧加驴肉,



一阵风来一阵香。”



众人:“???”



“哈哈哈哈哈,乾隆皇帝的诗句还真的是正常发挥啊!”



“没错,只要乾隆正常发挥,他的诗句还是这个水平!”



“笑死,又菜又爱玩的典型人物啊!”



“乾隆后来回到皇宫还时常想念驴肉火烧,遣和绅来河间寻找做驴肉火烧的那户农家进宫,和绅也是一位美食家,民间还流传着一段和绅吃驴肉火烧的故事!”



“时值中秋和绅与几位夫人在府内吃驴肉火烧赏月,当时皓月当空,和绅见鲜香酥脆的驴肉火烧里面层次极多,一层层比纸张还薄,吃到嘴里松软异常。拿起夫人的玉手把玩时不禁诗兴大发:



玉人指甲长,



火烧分外香。



两相皆上品,



对月透华光。”



“还别说,这个诗句的水平在乾隆之上!”



“就乾隆那半吊子的作诗水平,对不起,应该连半吊子都算不上,那就是一坨屎啊!”



“没错!”



叶归哈哈一笑,没有在作诗这个问题上多做纠结。



“同学们,那咱们去吃驴肉火烧吧,有本地水友推荐的吗?”



((3/3)

章节目录

食神来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酒酿萝卜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酒酿萝卜皮并收藏食神来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