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用,文哥儿还没想好,姑且先留着当纪念品吧,好歹上面有他名字来着。



既然见到了橡皮擦,文哥儿就跑去问他爹如今都有啥笔(比如有没有类似铅笔的玩意)。



他还小,没法私自在他爹书房东翻西找,所以只能直接问了。



结果王华今儿还有个客人,是同他一起修《宪宗实录》的翰林修撰杨廷和,两人趁着休沐往来往来。



杨廷和是个官二代,十二岁便中了举人,后来更是十八岁就成了进士。如今杨廷和年仅三十岁,已经与他这个四十几岁的人当一样的官、干一样的活,往后可谓是前途无量。



(本章未完,请翻页):第13章 第13章



第(2/3)页



见文哥儿摇摇摆摆地跑过来求教,王华把他抱起来介绍了一番。



重点讲述内容是这样的:“你瞅瞅这位杨叔父,十二岁就中举!”



听听这暗示语气,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文哥儿: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十二岁中举是不可能的,他爹认识的都是些什么人哪?



不是二十几岁的状元,就是十二岁的学神!



明朝官场,恐怖如斯!



文哥儿好奇地望向杨廷和,总觉得这名字有一点点耳熟,可又想不起来在哪听过。



可能是他脑袋瓜子还没发育好,也可能是他以前历史没学好,思来想去也没多少具体印象。



反正,这么牛逼的肯定是个大佬就对了!



杨廷和年龄比王华小一轮,算下来却比王华还早一届中进士,这在官场之中也算是颇为常见的事。



好在两人往来也不怎么论资排辈,杨廷和颇觉有趣地对文哥儿说道:“我们家慎哥儿算下来与你同岁,只不过你是年头,他是年尾,等他再长大些你们可以一起玩。”



文哥儿在心里把名和姓连在一起读了读。



杨廷和的儿子,慎哥儿。



杨慎。



这名儿好像也在哪里听过。



……等等,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文哥儿蓦然睁大眼。



这歌儿,他会唱!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大佬竟在我身边!



我生在年头,君生在年尾,缘分啊!



这可必须得多往来往来才行,以后有个才子同年兼同窗,还怕没有作业抄吗!



这个朋友,他王小文交定了!



同年这东西,实属攀关系利器。



咱同一年出生,喊你一声“同年”不过分吧?



咱同一年中举,喊你一声“同年”不过分吧?



咱同一年金榜题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戏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春溪笛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春溪笛晓并收藏戏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