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去搬来几个椅子来,给诸卿赐茶。”



朱由校朝躺椅那边走去,对魏忠贤说道。



“奴婢遵旨。”



魏忠贤忙作揖道。



驿传改制是个大问题,必须要多问问大臣的意见,如何谋改大明驿传,朱由校心里有些想法。



朱由校倚靠在躺椅上,王象乾、王在晋几人,则围着天子而坐,彼时的王承恩,领着几名宦官,捧着公函和案牍跑来。



“诸卿,可以先看一看。”



朱由校伸手示意,“这是朕的一些构想,如果有什么地方失真,都可以提出来,咱们君臣集思广益,想想怎样明确驿传改制。”



“臣等遵旨。”



众人纷纷起身作揖道。



彼时的乾清宫外,很安静。



朱由校晒着太阳,王象乾、王在晋几人,神情各异的翻阅公函和案牍,不时流露诧异神情,彰显出他们内心的不平。



涉及到地方政务的谋改,从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一步步的来。



划区域试行,总结经验,完善制度。



再扩大试行范畴,再总结经验,再完善制度。



直到在大明全面推广开来。



上来就推行到全国去,这无疑是一种愚蠢的决定。



大明幅员辽阔,各地情况不一,况且人手不足,就算是再好的政策,这般无脑的推广开,那好的政策,也会变成坏的政策。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张居正所行一条鞭法,倘若能稳步推进,确实能改变大明财政。



但是张居正太急了,且跟他想法一致的官员群体太少。



使得所定一条鞭法,初期成效很好,后期就失控了,最终演变成地方官员、士绅、地主等群体,变相盘剥地方百姓的手段和工具。



“陛下,您是想将驿传体系,从地方官府剥离出来?”



王象乾收敛心神,皱眉对朱由校说道:“如果说是这样的话,的确能扭转驿传弊政,但是朝廷这边,似乎无法筹措这般多官吏吧。”



“驿传体系必须要剥离开,不然地方官府的官员,上下其手者不尽其数。”



朱由校伸手道:“从各承宣布政使司,到府、州、县,筹建起各级驿传局,建立明确的制度,完善监察措施。



这样的好处,就在于中枢朝廷,能通过车驾清吏司,能跟地方对接,分级管理,分级监察。



最大限度遏制腐败,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的现象。



至于说人手不足这一项,可以逐步的推行嘛,朕不是写明了,先在辽东试行,看看这个构想怎样。



遇到问题,解决问题。



遇到麻烦,解决麻烦。



枢密院外派的协办前指,那批低阶官吏,朕觉得就能转隶过去。



日后做得好的,就擢升官阶,做的一般的,就保持原位不变,做的不好的,就罢黜官位。”



现阶段的大明,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既存在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大明第一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天涯逍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天涯逍遥并收藏大明第一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