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第189章千机院
第(1/3)页
回京路上,华自闲徒然道:“大哥,我想将千机坊改为千机院。遴选能工巧匠入学,设置考核,核定身份。成为不一样的‘匠人’。”
元照想了一下,说道:“自古工匠传承,都有其独特的传统。技艺如同生命,同样也敝帚自珍。千机坊在皇家威严下,可招来能工巧匠。但不能消除隔阂,互通有无。”
华自闲强调:“不是互通有无,是互惠互利。入千机院、得千机牌,学习千机坊技艺,此生不得背叛。门槛依旧在,只不过将更多的人整合起来,组建更高的门槛。打破敝帚自珍的第一步,是将这些匠人自小屋中放出来。换个大院子,心境自然不同。”
元照认同道:“确实是不错的想法,黏黏如何想到的。”华自闲实话实说:“父亲来信中提到新设工科的想法很好,我觉得千机坊只是千机坊,未免太可惜了。”
元照建议道:“由‘坊’改‘院’,并不是更改名字那般简单。儒生祭孔子,千机院请墨子当祖师爷再合适不过。”
华自闲欣喜极了:“还是大哥有办法,果然什么都离不开大哥!”元照也觉得:“我们黏黏比工部那些废物有用多了。”
华自闲觉得:“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读书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读得起书的。有一技之长,能养活全家,将来再积攒些余钱,供孩子读书多好。百姓手有余钱、心中有盼头,刀架在脖子都不会造反的。”
元照听的身心愉悦:“黏黏倒是看透了本质。”华自闲有些害羞,谦虚道:“其实我觉得,满朝文武最开明、眼光最长远的,非卢阁老莫属。可惜老人家生不逢时,心有余而力不足,蹉跎了岁月。”
对于卢大人,元照也是可惜的:“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天德疑神疑鬼,深怕做错引天下议论纷纷,事事裹足不前。时间长了,人人遵循旧历。人往前走,条例被封存在时光中逐年陈旧,不出问题才怪。”
谨身殿大学士卢仲安,出身山东大族,家中嫡出长子长孙,继承家业的宗子。原本有一位年长他三岁的兄长,幼年夭折。是以卢阁老及冠后得了“仲安”这个表字。
卢仲安年少时有神童之名,年纪轻轻便考取举人功名。可惜后来屡试不第,蹉跎十载。二十六岁独自离家谋生,当了个师爷。
年过三旬后,重拾信心。考中进士后没有参加翰林院选拔,而是果断的外任离京。可惜,身为宗子的责任,六年后再度返回京城。被按着头押入户部,没想到从此如鱼得水。
国家的钱袋子,一管就是半辈子。
历经三代帝王,度过两场宫变,能平安致仕,实乃祖宗保佑。卢阁老虽然舍不得,可这点儿眼力见还是有的。
谁成想柳暗花明,竟然成了阁老,继续为大齐效力。卢阁老早就看出来了,当今天子比前面那位有手腕有魄力,希望再多活几年,一展心中宏愿。
华自闲一路都在诉说自己的想法,千机院不止是教导匠人成才的地方,更是匠人身份的象征。
从这里走出去的匠人,不再单单只是“匠”,而是得皇家承认的“匠师”。他们不可随意收徒,师徒传承必须得到千机院的认可。也许过个十年百年,千机院遍地开花,将他们独有的藩篱越建越大。
元照越听越觉得:
(本章未完,请翻页):第189章 第1
第(1/3)页
回京路上,华自闲徒然道:“大哥,我想将千机坊改为千机院。遴选能工巧匠入学,设置考核,核定身份。成为不一样的‘匠人’。”
元照想了一下,说道:“自古工匠传承,都有其独特的传统。技艺如同生命,同样也敝帚自珍。千机坊在皇家威严下,可招来能工巧匠。但不能消除隔阂,互通有无。”
华自闲强调:“不是互通有无,是互惠互利。入千机院、得千机牌,学习千机坊技艺,此生不得背叛。门槛依旧在,只不过将更多的人整合起来,组建更高的门槛。打破敝帚自珍的第一步,是将这些匠人自小屋中放出来。换个大院子,心境自然不同。”
元照认同道:“确实是不错的想法,黏黏如何想到的。”华自闲实话实说:“父亲来信中提到新设工科的想法很好,我觉得千机坊只是千机坊,未免太可惜了。”
元照建议道:“由‘坊’改‘院’,并不是更改名字那般简单。儒生祭孔子,千机院请墨子当祖师爷再合适不过。”
华自闲欣喜极了:“还是大哥有办法,果然什么都离不开大哥!”元照也觉得:“我们黏黏比工部那些废物有用多了。”
华自闲觉得:“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读书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读得起书的。有一技之长,能养活全家,将来再积攒些余钱,供孩子读书多好。百姓手有余钱、心中有盼头,刀架在脖子都不会造反的。”
元照听的身心愉悦:“黏黏倒是看透了本质。”华自闲有些害羞,谦虚道:“其实我觉得,满朝文武最开明、眼光最长远的,非卢阁老莫属。可惜老人家生不逢时,心有余而力不足,蹉跎了岁月。”
对于卢大人,元照也是可惜的:“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天德疑神疑鬼,深怕做错引天下议论纷纷,事事裹足不前。时间长了,人人遵循旧历。人往前走,条例被封存在时光中逐年陈旧,不出问题才怪。”
谨身殿大学士卢仲安,出身山东大族,家中嫡出长子长孙,继承家业的宗子。原本有一位年长他三岁的兄长,幼年夭折。是以卢阁老及冠后得了“仲安”这个表字。
卢仲安年少时有神童之名,年纪轻轻便考取举人功名。可惜后来屡试不第,蹉跎十载。二十六岁独自离家谋生,当了个师爷。
年过三旬后,重拾信心。考中进士后没有参加翰林院选拔,而是果断的外任离京。可惜,身为宗子的责任,六年后再度返回京城。被按着头押入户部,没想到从此如鱼得水。
国家的钱袋子,一管就是半辈子。
历经三代帝王,度过两场宫变,能平安致仕,实乃祖宗保佑。卢阁老虽然舍不得,可这点儿眼力见还是有的。
谁成想柳暗花明,竟然成了阁老,继续为大齐效力。卢阁老早就看出来了,当今天子比前面那位有手腕有魄力,希望再多活几年,一展心中宏愿。
华自闲一路都在诉说自己的想法,千机院不止是教导匠人成才的地方,更是匠人身份的象征。
从这里走出去的匠人,不再单单只是“匠”,而是得皇家承认的“匠师”。他们不可随意收徒,师徒传承必须得到千机院的认可。也许过个十年百年,千机院遍地开花,将他们独有的藩篱越建越大。
元照越听越觉得:
(本章未完,请翻页):第189章 第1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