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第50章泰山行
第(1/3)页
天德十七年三月初,皇帝决定,东巡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用以告祭列祖列宗,大齐江山永固。
对于皇帝要泰山封禅,不止文武百官,就连天下文人书生,都是有微词的。自古以来,于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的皇帝,文治武功,总有一项能拿得出手的。
本朝立国至今,可还没举行过泰山封禅这种大事。天德帝别说比不上前朝的千古帝王,本朝君王,也个个比他强呀!
开国的太|祖,休养生息的文宗,平定鞑靼的武宗,就连昭德太子也比如今的天子强上百倍。一个丢失龙兴之地的帝王,还想泰山封禅,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以御史台的言官们为首,上书的上书,直谏的直谏,撞墙的撞墙。朝里朝外,鸡飞狗跳。一项不太和天德帝做对的御史台主官李守明,根本管不住手下的御史们。夹在皇帝和言官中间受夹板气。
上书的文官们也不是傻子,总不能明晃晃打皇帝的脸,直白的说陛下您德行不够格,泰山封禅简直就是个笑话!
只能变着花样想理由,什么皇帝出行劳民伤财,请陛下为大齐百姓考虑。什么此去泰山山高水长,担心皇帝安全。还有的说泰山距离范阳过近,怕惊扰了圣驾。
反正无论朝野上下是个什么态度,皇帝是铁了心要去泰山,谁也阻拦不得!在这个档口,李阁老站出来支持皇帝东行。
情理之外,意料之中。
这三年间,朝廷、准确来说是大齐王朝发生的最重大的事件,非昭德太子一系香火传承莫属。
大朝会上,天德帝突然神情悲戚,忆起了先帝。说是梦到了先帝,先帝最器重大哥,最疼元照小皇孙,一想到他们父子二人没有香火祭祀,很是恼火。皇帝说自己是个孝子,绝不能让父皇在九泉之下不能安宁,要选嗣子继承长兄一脉的香火。
一道惊雷炸|开了乾阳殿上空,群臣被炸得目瞪口呆。皇帝这是唱得是哪一出呀?昭德太子的香火是怎么断的,你自己心里面没数吗?皇帝这是准备将还想着昭德太子的朝臣连根拔除吗?这招也太浅显些呀,谁能上当?
皇帝的表演刚结束,秦家能参加大朝会的唯二两个人,马上站出来请罪。秦百问、秦百川两兄弟口才了得,将天德帝夸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孝子。
李阁老等祥泰朝的老臣听得十分辛苦。一个因谋逆登上皇位的帝王,一个断了自己两位兄弟香火的帝王,何谈孝?孝心都是黑的吧?
秦家自有风骨,要不然秦老祭酒也当不上皇子之师,秦家长房也不会一门两进士,再次进入洛阳城的政治社交圈。这样的秦家,肯低下腰为天德帝歌功颂德,可见要办的事情不简单。
秦家兄弟夸完了皇帝,接着是请罪,秦家没教养好女儿,害得元照小皇孙无辜枉送了性命。可小皇孙毕竟无辜,还请陛下怜悯小皇孙泉下孤苦,择一门亲事,有子孙后人祭拜。
放眼整个大齐,最记挂元照小皇孙的,非秦家莫属。小皇孙可怜是可怜,可结冥亲,未免也太玩笑了些。难道要皇帝下令,让朝臣们交出所有早夭女儿的庚帖吗?谁又愿意与昭德太子一家接这门莫须有的亲事?皇帝可是善变的,万一将来后悔了怎么办?
人和人的想法终
(本章未完,请翻页):第50章 第50章泰山行
第(1/3)页
天德十七年三月初,皇帝决定,东巡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用以告祭列祖列宗,大齐江山永固。
对于皇帝要泰山封禅,不止文武百官,就连天下文人书生,都是有微词的。自古以来,于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的皇帝,文治武功,总有一项能拿得出手的。
本朝立国至今,可还没举行过泰山封禅这种大事。天德帝别说比不上前朝的千古帝王,本朝君王,也个个比他强呀!
开国的太|祖,休养生息的文宗,平定鞑靼的武宗,就连昭德太子也比如今的天子强上百倍。一个丢失龙兴之地的帝王,还想泰山封禅,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以御史台的言官们为首,上书的上书,直谏的直谏,撞墙的撞墙。朝里朝外,鸡飞狗跳。一项不太和天德帝做对的御史台主官李守明,根本管不住手下的御史们。夹在皇帝和言官中间受夹板气。
上书的文官们也不是傻子,总不能明晃晃打皇帝的脸,直白的说陛下您德行不够格,泰山封禅简直就是个笑话!
只能变着花样想理由,什么皇帝出行劳民伤财,请陛下为大齐百姓考虑。什么此去泰山山高水长,担心皇帝安全。还有的说泰山距离范阳过近,怕惊扰了圣驾。
反正无论朝野上下是个什么态度,皇帝是铁了心要去泰山,谁也阻拦不得!在这个档口,李阁老站出来支持皇帝东行。
情理之外,意料之中。
这三年间,朝廷、准确来说是大齐王朝发生的最重大的事件,非昭德太子一系香火传承莫属。
大朝会上,天德帝突然神情悲戚,忆起了先帝。说是梦到了先帝,先帝最器重大哥,最疼元照小皇孙,一想到他们父子二人没有香火祭祀,很是恼火。皇帝说自己是个孝子,绝不能让父皇在九泉之下不能安宁,要选嗣子继承长兄一脉的香火。
一道惊雷炸|开了乾阳殿上空,群臣被炸得目瞪口呆。皇帝这是唱得是哪一出呀?昭德太子的香火是怎么断的,你自己心里面没数吗?皇帝这是准备将还想着昭德太子的朝臣连根拔除吗?这招也太浅显些呀,谁能上当?
皇帝的表演刚结束,秦家能参加大朝会的唯二两个人,马上站出来请罪。秦百问、秦百川两兄弟口才了得,将天德帝夸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孝子。
李阁老等祥泰朝的老臣听得十分辛苦。一个因谋逆登上皇位的帝王,一个断了自己两位兄弟香火的帝王,何谈孝?孝心都是黑的吧?
秦家自有风骨,要不然秦老祭酒也当不上皇子之师,秦家长房也不会一门两进士,再次进入洛阳城的政治社交圈。这样的秦家,肯低下腰为天德帝歌功颂德,可见要办的事情不简单。
秦家兄弟夸完了皇帝,接着是请罪,秦家没教养好女儿,害得元照小皇孙无辜枉送了性命。可小皇孙毕竟无辜,还请陛下怜悯小皇孙泉下孤苦,择一门亲事,有子孙后人祭拜。
放眼整个大齐,最记挂元照小皇孙的,非秦家莫属。小皇孙可怜是可怜,可结冥亲,未免也太玩笑了些。难道要皇帝下令,让朝臣们交出所有早夭女儿的庚帖吗?谁又愿意与昭德太子一家接这门莫须有的亲事?皇帝可是善变的,万一将来后悔了怎么办?
人和人的想法终
(本章未完,请翻页):第50章 第50章泰山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