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姐姐的木工坊接到了好几单木马、摇椅生意,他父亲和祖父也准备好利用牛筋面大赚特赚了。



此后泰安楼正式上了“牛筋面”系列的新菜,冷吃可以用各种配料和着麻酱拌,热吃更是什么汤头浇头都有。牛筋面多孔,吸汤汁的能力一流,绝不会辜负一起使用的其他好味道食材。虽然好像带了一点微酸味道,不过多放点糖就可以完美解决了。



泰安楼的“牛筋面”广受富贵人家们欢迎,今年在洛阳的餐饮界可算是独领风骚。每日买食材牛筋面的银钱就能有两三百文,别看数额小,那是因为姬景行给亲爹的供货价是两文钱一份的良心价!



为了给爽身粉提供材料,牛筋面的产量可以说是相当得大。泰安楼的火爆生意也只能吃掉产量的冰山一角,当然要走薄利多销的路线。



姬昭明现在可是略有薄资的,拜托秋婆婆和守仁帮忙选址,直接在码头盘了个二层楼的小店,专卖牛筋面。



泰安楼那样舍得放珍馐的奢侈做法她搞不起,而且眼前她也没有大厨资源。所以只有简单得冷做热作,外加半成品批发。



冷做就是凉拌,热做就是骨汤煮。准备了些酱瓜、咸笋干、糟茄之类的爽口咸菜,还有黄瓜丝做配菜。



食铺门口弄了一口小锅,每日买些猪颈肉,切成小块慢慢把油脂炼出。油用来炸新鲜菜蔬卖,那些肉丁则拌少许调料继续煸,当做“脆臊”,一份面加一小勺。



和前世吃过的正宗贵州脆哨不能比,但姬昭明是要走平民路线嘛,对于码头这里的众多力工来说,这已经足够美味,也能补充一些油脂。面筋、面粉、凉皮三者的热量依次递减,面筋也更加抗饿些。



附近的面摊一份清水面是三文钱,姬昭明的牛筋面一份卖四文钱,加面或者单买面两文钱。卖的就是物美价廉,也给别的小摊贩留一些生意。



店的柜台设置在门口,既方便炼油——利用猪油渣的香味揽客,又方便售卖半成品——客人无需进店。



架骨汤锅的灶台在挨着后院的位置,烟道是请做暖炕的人设计的:若是夏日炎热,就把烟气直接排出去,若是冬日寒冷,调整机关就可以让热气在室内走一圈,借些温度。



暖屋子的烟道有两条,南北走向,大概膝盖高,常常一条砌在地面上,上面放着姬昭明定制的木桌,特意加宽的长凳两两对放,看起来简洁大方。二楼店面也是如此布置。



可能有些拥挤,但能轻松容纳百人同时就餐。



店里一层的面积还不到一百平,这小铺子却要价三十五贯,这可快要有二两黄金了!但位置很好,坐在店里都能听见码头那边喊口号的声音。这可是黄金地段,只要货真价实,做什么生意都定不会差的。



藜国现在买卖田地商铺有个规矩,左邻右舍有优先购买权,若不是因为这家店主人要价高、邻居不愿意买,还真轮不到秋婆婆来看。



藜国百姓日常交易主要还是用铜钱,一贯就是一千文铜钱,金银根据市场行情浮动折算。现如今金银价贵,一两银要换两贯铜,一两金大概换十一两银。



了解之后姬昭明就痛快付钱了,位置太理想,建筑也结实,简单收拾一下,七天之后就能正式开业。牌匾是请她的书法师父姬景昇给写的,取名“同福食铺”。



码头的食铺在准备,但每日生产出来的牛筋面不能等,所以姬昭明在小厨房捣鼓了两天,和厨娘一起把“方便牛筋面”搞了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

章节目录

司空娘子以理服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添茶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添茶客并收藏司空娘子以理服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