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运沉默片刻,说道“你指的是……梁高祖的相关记载?”



楚歌点头“没错。”



李鸿运对于这段历史虽然不像楚歌那么了解,但既然已经点明到了这种地步,他自然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目前关于玄武门之变的史料,大体上还是可信的。



尤其是涉及到玄武门之变的种种背景,比如太子和齐王之前曾经做的那些事情,秦王在征战天下中收复的武将们在玄武门之变过程中的行为,这些都是比较可靠的。



因为这种事情知道的人太多,即便想改也是没法改的。



但也并不是说玄武门之变就真的和史料上记载的完全一模一样,毕竟玄武门之变的事情虽大,但波及到的人却不多,真正参与了整个事件的人也就只有秦王带的那几百人。



这些人的利益是高度捆绑在一起的,所以有些事情,即便秦王不要求,他们也有可能去美化。



比如在梁太宗刚刚看到“高祖、太宗实录”中关于玄武门之变的记载时,就要求“削去浮词、直书其事”。



也就是说,当时修史的人也下意识地对玄武门之变进行了一番修个坊市,街上的各种小吃摊也开始营业。



东西市的商人们开始备货,准备下午的开市。



不仅如此,还有很多人离开长安城,到各个地方去远行,例如有不少人就从长安城东出,经过一路上的险关,前往洛阳。



在这样一副画卷之上,一张写满了史料记载的书页,出现在李鸿运的视野中。



这张书页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这其中有一些段落和句子经过了特殊的标注,似乎是可操作性的选项。



似乎可以直接对这些特定的内容进行修改。



原本是文言文的史料,下一秒钟已经变成了李鸿运能够看的懂的白话文,而那些可操作的段落和句子也依旧是一一对应。



“……太子与梁高祖于晋阳起兵,仁义宽厚、骁勇无双,其弟齐王对其崇拜有加,成了太子的亲密战友和伙伴。



“父子三人齐心协力,太子辅左高祖治国理政、整肃吏治,转运辎重,决胜千里;齐王南征北战、身先士卒,数年之内相继攻灭群雄,统一天下,建立梁朝。



“武德年间,突厥屡屡进犯,太子遣齐王伐之,又以国书斥责颉利’。



“秦王也知道自己弑兄篡位,日后必将遗臭万年,于是召集文人改史。又将在自己篡位中有功的群臣进阶封赏,给他们安插上了并不存在的军功,称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在一众史官的努力之下,‘武德之治’的功绩全都被算在秦王身上,被篡改为‘贞观之治’,不复为后人所知。”



这段“史料记载”看得李鸿运目瞪口呆。



这也行?



不得不说,这一长串的内容几乎每一段话都是槽点,全都看下来,反而不知道应该从何吐起了。



仔细看就会发现,这应该就是那种历史阴谋论的集大成者,虽然里边可以说到处都是漏洞,但要说在噱头和颠覆这个方面,那确实是拉满了。



这其中有许多内容,即便是不太了解历史的人,也能看出明显的问题。



所需要的仅仅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青衫取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衫取醉并收藏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