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青报不同,青年周末的每一笔钱,花的都很心酸。



只是这几天的办公室氛围,开始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哎,你们听说了吗?裴姐签了个新人,还是千字120的高价。”



“听说了,谁不知道啊!就是写《飘渺至旅》的那个周末。”



“呸,人家明明叫周未!”



“好,周未就周未。”



中年大叔摸了摸他那油光发亮的头,有些感叹的说着:“也是真的没有想到,一本小说居然能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力。光昨天一天的功夫,就让咱们报纸的销售量,活生生的提高了一成,你们敢想?”



“这有什么,周未哥写的这么好,有人喜欢是很正常的好不好!”



美工部的一个小编,顿时化身为周正的粉……读者。



这会,还不能叫粉丝,那词是04年才出来的。还有它的变种idol,也还没应运而生。



“小雨啊,我说你这也草率了,人家认识你吗?你就在这里说。”同组的一个女生,看她这架势是有些吃味。



“哎,别吵了,裴姐出来了!”有几个年长的,眼巴巴的看着总编办公室。



眼瞅着裴玉出来,当众宣布了他们《青年周末》第二天的报纸销售量。



总共印刷的15万份报纸,竟然被一扫而空。



各大书报亭及其他摊点,有半数也发来了缺货的消息,要求加大订阅量。



这代表了什么?



简直是难以想象。



原本还在10万级数上挣扎的青年周末,竟然在两三天的功夫,一下就鸟枪换炮,到了十五万。



那可是50%的销量提升啊,不是一笔小数目。



用更直观的数据来表示,他们每天卖出10万份的时候,都能够形成自给自足。



这凭空培加了50%,哪怕从其中削出来一些,往各个部门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上,多添一些。



那他们这些人的工资,也是能够上涨一点的。



众所周知,国企部门的收益是僵化和死板的。



至少在这个时候,颇有些像是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感觉。



在给孩子看病,还在五块、十块上纠结的时代,除了一些机灵的经商者,事业单位的公务员们,工资普遍都偏低。



尤其是新闻传媒行业的采编、记者等职业,工资更是低的令人发颤,平常一个月,也就三四百块钱。



只是事业单位的福利比较好,逢年过节会发些东西,有的地方,还会提供单位住房。



吃穿用度方面,倒是不用太过担心。



如果是别的事业单位,哪怕是报纸的销量大幅度提升,和他们的关系也不大,顶多就给发点米面油之类的东西,算是奖励。



可青年周末不是如此。



就在上一年,报社专门举行的全社讨论大会上,齐云总编亲自把奖金制度落实了下来。



这也就是说,从那天开始往后,青年周末就有了奖金制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重生千禧时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繁华时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繁华时代并收藏重生千禧时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