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怎么说,以前也是个小说狂人,就算写不出这么经典的小说,不是还有凡人修仙,在后面等着嘛!



那本书怎么说也是集大成者,用互联网时代的话来讲,就是一件妥妥的吸粉工具。



“写书,我要开始玩命的写书!”



根据历史的时间节点,周正很清楚,留给他折腾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最多一年,他必须拿出至少百万,才有可能在卧虎藏龙的京都,创办出属于自己的一份报纸。



当真要这么搞的话,相关部门方面的打点,人员招募,以及内容方面的营销模式,这些都是需要他考虑。



现在这么赚钱,是不是,还是有些慢了?



周正这么一想,顿时觉得这一简直是灵魂拷问!



随即,他目光一凝,开始奋笔疾书!



……



相比于以后严重萎缩的书报亭,这会的它,却正值巅峰时期。



有人曾戏称,90年代那会,要是能从那上头攀上点什么关系,弄几台座机,处在人流密集处。



光是坐在那翘着二郎腿,吃吃喝喝,收打电话的钱,都能比一般的工薪阶层要过得更舒服。



这事到了两千年,开始变化。



毕竟安装座机的费用虽然贵一些,但随科技的不断发展,这些东西慢慢已经变成了生活必需品。



行业的兴衰,来源于人们的需求,而书报亭就是这个时代的佼佼者。



和后来那些开茶楼,却只为品味生活的土豪们不同,这时候的这东西,别看其貌不扬,那是真的不少挣钱。



小小几平米,一月上千块不成问道。



“叔,给我一份《青年周末》。”



人大校外的饭店一角,已经跑了第三个书报亭的杨尚,气喘吁吁的把钱递了过去。



“对不起啊小伙子,卖没了。明儿你赶早吧!”大爷打着瞌睡,连小窗户都没开。



“啥,又没了?”



等不及把头上的汗擦掉,杨尚撩起衣服,又开始狂奔。



谁让他在女朋友面前夸下海口,扬言一定能买到一份青年周末。



小伙子体力也是好,没有共享单车的这会,一路狂奔十公里,肾是真的好。



当然,诸如他这样的遭遇,整个京都市,起码有好几十起。



讲真的,这并不是一个很夸张的数字。



往后,引流巨大的即时通讯工具及短视频分享平台。



那些互联网工具,所带来的巨大流量和造就的艺人的水平,所引起的群体效应,远远不止现在报纸效应能够相提并论。



只是,就如一瓶水里滴了一滴香油。



哪怕口味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但至少能够让人品尝出来。



周未这个名字,也已经开始慢慢的,被人们所熟知。



京都郊区,一处毫不起眼的半新的三层小楼内,《青年周末》的大本营,就坐落在这里。



和财大气粗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重生千禧时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繁华时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繁华时代并收藏重生千禧时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