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说来,萧何说的,确实没有任何问题。



——若是刘盈这道政令成功在关中成为法律条令,那从今往后,三千里秦中,将再也不会有‘粮商’这种生物存在!



而没了粮商,百姓秋收时从田中收获的粮食,就再也没有了收购者;春、夏两季,也不再会有在市集上售卖米粮的出售者。



更让阳城延感到心绪沉重的是:没了粮商,关中的粮食,就无法流入关东!



没了关中的粮食‘出口’,就关东那片贫瘠之地,什么易子相食、饿殍遍地,都还是轻的!



严重一点,恐怕是哀鸿遍野,民不聊生;一俟某胜、某广登高一呼,天下立时陷入祸乱······



“既如此,方才太子宫中,酂侯为何不出言劝阻?”



满是急迫的发出一问,便见阳城延目光中,也稍带上了些许试探。



“可是相公以为,家上之策,必不能为陛下所允?”



言罢,不待萧何做出回答,却见阳城延又赶忙自顾自摇了摇头。



“纵陛下不允家上之策,未颁诏以禁粮商屯米,得家上今岁如此行事,恐关中粮商,亦当皆为惊弓之鸟啊!”



听闻阳城延这句似是自语般的沉语,萧何也是面带忧虑的点了点头。



无论天子刘邦究竟是否答应刘盈,正式颁布关于‘禁止商人囤积粮食’的法律条令,今年三月一日至秋收,关中商人不可囤积粮食超过一百石,都已经成为了必然。



——因为在方才的太子宫,丞相萧何,已经接受了监国太子刘盈的命令!



在这个前提下,即便刘盈‘请颁诏书’的请求被天子刘邦驳回,关中的粮商们,也必然会纷纷跳出‘粮食’这个大坑。



道理再简单不过:今年,太子因为粮价鼎沸,便通过法令的强制手段,逼着关中的粮商们降价甚至亏本甩卖粮食,以平抑物价。



那等明年、后年,或者不管是那一年,关中粮价再度鼎沸,岂不还是得粮商割肉?



要是偶尔一次,那倒也还勉强能接受——做生意嘛,有赚就有亏。



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在‘商人割肉平息粮价’的模式下,粮商根本就不会有盈利空间,怎么着都是赔!



粮价不涨,粮商们就只能以稍高于收购价的价格,将手中的粮食卖出;将粮仓建造、维护,人工等粮食储存成本计算在内,就算不亏,粮商也绝对赚不到钱。



若是粮价涨了,那更了不得了——太子一句‘凡户商籍者,屯粮不得逾百石’,大家伙就得着急忙慌的把手里的粮食低价甩卖。



总的来说就是:粮价不涨,没法赚钱,涨了,非但不赚钱,甚至还要赔钱!



这种情况下,但凡脑子里的水不是太多,就绝不会有商人愿意冒着‘莫名其妙被判谋反’的风险,去掺和毫无利润空间的粮食生意。



这样说来,天子刘邦是否颁布天子诏,为刘盈‘禁商贾屯粮令’的合法性背书,已经不重要了。



只要萧何真的将一封写有‘商人不得屯粮逾百石’的政令发布至关中,哪怕只是临时性的政令,也必然会导致商人集体远离‘粮食’这个商贸板块。



“嗯······”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

章节目录

大汉第一太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中丞佐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中丞佐吏并收藏大汉第一太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