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秦筝的技法,颇有些势大力沉。



在摇指的时候,小指会作为一个支点,支撑在岳山右侧,同时大臂摆动做惯性运动,非常具有爆发力。



此为“扎桩”!



大指撑住,小指稳定!



虽然这种“扎桩”的技巧,多多少少在其他各种流派中都出现过,但无疑秦筝是最善用,也最爱用这类技巧的!



夹弹!



这也是最主要的演奏技巧。



是指手指按弦向面板的方向,向下使用力量,让琴弦上下振动。



通常这种清晰的弦音夹弹后,手指会留在下一根琴弦上,触弦,却不动,蓄势待发。



像是河南,山东这些北派的筝,以这类技法最为多用。



陕西秦筝更是特色鲜明。



但很显然,王昌元先生上来不紧不慢的五个音,却用了另一种非常鲜明特色的弹奏技巧。



“提弹法!”



这是一种悬手演奏的方式,与“扎桩”刚好为相反。



手指,手掌,手腕相互配合,向着手心的方向,也就是“上方”用力!



待到弦音出后,手型是半握拳状态的。



很好理解,往上提着弹奏!



一个音后,手掌松开,开始弹奏下一个音。



这样的技巧更为灵活便捷,适合轻灵快速的乐曲。



浙江筝,尤其以提弹法为最多!



当然,王昌元先生的速度并不快。



但演奏的技巧,却确实是提弹法。



与之前外宾们观赏的古筝独奏《秋夜筝》运用的技巧与架势有着非常明显的不同。



如果说,最能代表陕西秦筝的曲目是这首《秋夜筝》,那么,典型的浙派筝曲



便是这《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伯牙与子期那“知音难觅,相知可贵”的典故,可以说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了。



华国十大古琴曲目之一。



分为《高山》与《流水》。



但其实



知名的古琴曲《高山》,《流水》和王昌元师傅演奏的古筝曲《高山流水》



没半毛钱关系。



只不过恰好名字一样容易混淆罢了。



他古琴的《高山》《流水》和我古筝的《高山流水》有啥关系?



只不过恰好他叫张伟,我也叫张伟罢了,隔壁有家人也叫张伟呢!



同名同姓,但也只是同名同姓,实则没有半点瓜葛。



张伟,可以是律师,可以是医生,也可以是富二代,更可以是金甲战士。



于青山绿水之间遨游,耳边聆听着《高山流水》古筝曲,冉冉而起的是沉香,飘远四溢的是香茗。



在人与自然中,静下心,慢慢的去打磨自己内心的道德,器量,学识。



来自浙江民间的传谱,经过现代人的还原与打磨,最终迸现了旋律典雅,韵味隽永之味。



高山之巍然,流水之洋洒。



武林逸韵!



古筝曲《高山流水》,与古琴曲《高山》《流水》完全不同。



而同为古筝曲,不同流派的《高山流水》曲谱也完全不同。



曲调上就完全不同。



与山东筝,河南筝的高山流水不同。



浙派的《高山流水》,音色雅致纯净,有一种古朴典雅,超凡脱俗的高洁。



山水墨迹流于音律。



在场的外宾,感受到这样一种完全不同,与自然对话,秉持修养德行的音乐,内心之中顿时充满了无数的奇思妙想。



感触也完全不同。



普通的听众,听到一首曲子,尚且有完全不同的意境,更何况是名家大师。



他们甚至感受会更多。



但通过音乐的启迪与思考,感受其实殊途同归。



各种学术流派的思想,仿佛繁星点缀天空。



但贯彻在浙派《高山流水》之中的理念,始终如一。



和!



汉族人民传统的“和合”思想,即使到了如今也贯彻始终。



天下大同,和谐发展。



通过这描绘山水与静心的音律,这种超脱的思想油然浮现。



筝音柔和唯美,淡然恬静,但骨子里,有一种傲,从未缺失。



就仿佛古人强调的“和合”思想一般。



和,并非是软弱的求和。



古人从不否认事物本来的矛盾,更不逃避进行必要的斗争。



追求的,是通过克服矛盾,形成总体上的平衡,和谐,合作。



正视矛盾,却推动矛盾转化,促进新事物的形成。



所谓包罗万象的胸襟,安心立命的觉悟,也无非如此。



为何音乐界有句话“学艺先修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巨星从铁锅炖自己开始(我的硬核音乐生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武剑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武剑仙并收藏巨星从铁锅炖自己开始(我的硬核音乐生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