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皇帝把这些蛀虫们当朋友,陪着他们一起坑害百姓,最终玩崩了自己的根基。”李申之的话对赵瑗来说,犹如醍醐灌顶一般,让他茅塞顿开。反观一旁的张浚终于忍不住了,说道:“申之此言太过。若是没有官员们节制皇帝,万一遇上一个荒淫无度的皇帝,难不成要眼睁睁地看着天下百姓遭殃吗?”李申之朝着张浚摆了摆手,说道:“张相公还是没有理解下官的意思。下官说,百姓与皇帝是朋友,如果当皇帝的荒淫无度,那么他就是背叛了朋友的人。一个背叛了朋友的人,也不要妄想他的朋友继续对他好了。”转而对着赵瑗启发式地问道:“殿下觉得是不是这个道理呢?”说了一晚上惊世骇俗的话语,这句话却说得有些含蓄。什么朋友之间的背叛扯了一大堆,说得不就是造反么。如果让皇帝一心为百姓谋取福利,百姓就拥护他,这一幕不是很熟悉吗?若是皇帝背弃了百姓,他活该被挂路灯。皇帝不替老百姓考虑,那老百姓就造反有理。刚才还感觉受益匪浅的赵瑗,忽然又觉得后背一阵发凉。不只是他,在坐的其他人也都纷纷不寒而栗。他们不知道李申之说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制度,只觉得一旦施行,将会是一场天翻地覆的改变。赵瑗深深吸了一口气,又长长吐了出来,问道:“敢问先生,怎样才能做好一个皇帝?铺垫了这么久,李申之终于可以抛出他的终极观点:“为什么要有皇



帝?”ps:禹水汤旱,字面意思是指大禹时期发生的水灾,和商汤时期的旱灾。这个典故源于儒家自西汉董仲舒时期肇事的“天人感应”理论,是指皇帝要修德性,一旦皇帝失德,那么上天便会降下灾异以示惩罚,这个时候皇帝必须要检点自己的言行。在历史上,有许多触及到既得利益阶层的政策改革,就是因为突然发生的“流星”、“地震”、“旱灾”、“水灾”等“灾异”而被文官集团和保守派废止。而天人感应理论有着一个致命的bug,终封建王朝两千年都没有被儒家解决掉,那就是“禹水汤旱”。大禹和商汤是古之圣贤的典范,是完美的帝王模板,是当皇帝的标杆。可是在他们当政的时候发生了那么大的水灾和旱灾,这该怎么解释呢?禹和汤哪里失德了呢?最后儒家无耻地把这个解释为“例外”。“天人感应”这种明显不靠谱的说法能够延续两千年,是因为这是文官集团克制皇权的万能武器,他们当然不想轻易放弃,宁愿拼着脸都不要,也要保留下这一约束皇权的神器。原本想把这些内容融入到对话中,怎奈能力欠缺,试了好几次融不进去。但是讲到封建皇权,又不得不把天人感应这些破事儿拿出来说清楚,只好附后在此。(3/3)

章节目录

大宋不怂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七桃散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七桃散人并收藏大宋不怂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