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铁路就能串起各省,新的车同轨模式,让布政使们有了改天换地著新章的雄心壮志。



那么,接下来就该是书同文了。



科举的改革,势在必行。这也是一次不同意义的书同文。



李修做了第一次的发言,并没有急着一次定下来标准,先要解决的是还要不要科举的事。



要想彻底进行科考改革,就要改了科考的模式,才能让李修精心挑选的“百家”出头。



“此时此刻,坐在这屋里商讨国家前途的,都是各科的进士出身!我这个探花郎,先尊各位一声前辈。有句话,我不得不说,科考是有必要的!”



李守中、林如海的心里松口气,就怕这臭小子一冲动,全盘否决科考意义,那真是得罪天下官员的大事情。



随着这句话,百官们都喊出了赞成。



不是李修要开什么倒车,搞什么平衡。学过《矛盾论》的他,当然明白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就拿八股来说,作为文章或者是考校对四书五经的熟识和掌握来说,它本身的出现没什么错。



可你要拿这玩意去考着做官,那就绝对不行!



“科考的本意是什么?是为国家选材。国家选材的标准又是什么?还是四书五经吗?浅了!格局小了!不够用了!”



李修砰砰的拍着桌子说道:“都是科考出来的,谁也别昧着良心说话。狗屁的八股有用吗?!本督的铁路、火车、火轮,纺织机、蒸汽机、发电机,火枪、火炮、电报、电话等等等等改变一个时代的事物,哪个是它八股里讲过的?”



大厅里安静下来,都等着李修继续发飙。



“科考可以存在,作为国家选材的通道,不能给天下人堵住这条路。可要考哪一科,咱们要静下心来好好研究一下。另外,考生的取材制度,也要改一改!我们明明有更好的制度,为什么不用呢?”



“江流”林如海举举手:“天下士子甚多,你要是改不好,要误了多少人的前程。慎重,慎重!”



岳父有时候更盼着女婿好。



“对啊,我们江南三省的士子最多。十年寒窗学的都是明经八股。您猛地一下子不考了,他们可就被废掉了呀。督帅三思。”江浙布政使说道。



“督帅三思。”哗啦啦一屋子人跟着喊起来。



李修环视一圈,不喊的就两个人,一个是自己亲爹李守中,一个是陆鸣。



李守中不反对儿子,是因为手里拿着一份儿媳妇托人送过来的金陵女子大学简章。那上面被黛玉加了一句话:若天下男子,不入大学者,不得出仕,天下将有多少英才辈出。



心里这个美呀,我说儿子怎么让我改国子监为京都国立大学呢,原来其意在此啊。



陆鸣呢,是唯二的早就知道李修要改取士办法的人。那还是在修通州码头的时候,李修就提出了技术性官僚和通用性官僚的差别。



李修嘿嘿一笑:“这样不合适是不是?”



“正是如此。”



陆鸣轻声咳嗽一声,提醒李修别玩的太过火,第一次和百官交手,总要留点情面。一棍子打死,后面的反弹更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章节目录

红楼之磨石为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山岩尽美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山岩尽美色并收藏红楼之磨石为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