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批评,写了一篇论文,文章的标题叫做【《向西》中宏大叙事背景与人物个人意识的冲突】。



文章发在了后面一期的《文艺报》上,署名于西。



虽然署名是于西,不过大家都知道是于东,因为之前《寡妇之死》里就有于西。而且《文艺报》为了避免引起误会,还特意附了一行小字,介绍了作者正是《向西》原作者。



这篇文章一出,众人直呼于东脸皮够厚。



还有人自己写论文分析自己小说的?!



之后又有人开始研究于东的这篇论文,表示这篇论文功底深厚,知识点扎实,非常值得快要毕业的学生借鉴。



文章发出去当天,余桦给于东打来一个电话。



“你这招以牙还牙,绝啊。”



于东笑道:“还不都是你逼的,你说你好端端的去惹他们干什么,你是不是这两年出名了,有些飘啊。”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我这不都是为了你。”



“噫!可拉倒吧,我看那些话你是憋了好久,就是借着这次的茬给说出来了。这事到此为止吧,后面他们再说什么你也不用理会了,过段时间就过去了。”



“行,回头请我吃饭,这次为了你,我裤衩都撂出去了,直接赤膊上阵。”



“吃饭多大点事,回头你来金陵,饭管够。还有,撂裤衩那不叫赤膊上阵。”



“那叫什么?”



“那叫光腚上阵。”



于东跟余桦这边偃旗息鼓,但是争论依旧在继续。主要于东占了个燕师大毕业生的便宜,还亏了胡月明的帮助,燕师大系的校友这次在于东的论文出来之后就一致对外,写了好多论文分析《向西》。



不过这一切都是圈内的事情,圈外的读者们压根不关心这些,他们只关心书好不好看。



好在《向西》的群众反响挺不错,什么文学不文学,他们也不太想了解,反正这书读的语言风格读起来就是舒服,人物就是有意思,让人笑,让人哭,让人发呆,让人精神焕发。



于东本身读者基础就好,现在的通俗文学读者跟纯文学读者分得还不是太明显,重合度很高,所以于东的读者中很多都愿意看他的新书。



《当代》编辑部最近作壁上观,看着大家吵吵闹闹,他们心里都乐开了花。



只要你讨论《向西》,就不得不提一句《当代》。



……



十一月底,余量带着《深空》的稿子去了蓉城,于东则放下手中的笔,专心执掌教鞭。



这段时间学生们有些松懈,他得给这些孩子们上上劲。(4/4)

章节目录

溯流文艺时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肉都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肉都督并收藏溯流文艺时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