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的智慧,有足够的决心,能察觉到,并且愿意为之努力,三位先天大道君自然会助他们。



若没有,自然不计。



便是金母所言,当初寻着三位先天大道君时,元始天尊所说的话。



三位先天大道君无可奈何,而胜算要落在后天苍生。若后天苍生没那能耐,连找上祂们的门这一步都走不到,那便一切休提。



苍龙能窥视到劫数一角,便是起因。若没能窥视到劫数,自然不可能会联络诸位道友,也不可能商议着寻三位先天大道君问计。



如此一来,懵懵懂懂,在祂蒙蔽之下,等到劫数爆发之时,自然束手待毙。



于三位先天大道君而言,若后天的苍生,连窥视到劫数的发生都做不到,那自然没有可能会胜在后天。



修为不及,智慧不及,拿什么去胜?



所以干脆视而不见。



只有后天的苍生,诞生了能自行窥视到劫数的,便说明有人的修为达到了某个标准,智慧达到了某个标准,于是有挽救的可能。



祂们才会参与进来。



诸般计较,三位先天大道君绝不可或缺。



若无这三位,在昆仑之丘,劫数首次爆发之时,便绝无可能暂时将祂镇住。



天帝降世之前,能在祂面前走一遭的,独此三位,除此别无他人。



必须是这三位先天大道君,才能为后天苍生争取到某个机会,如此一来,才有算计的可能。



而前提,便是后天苍生,有算计的能耐和智慧。



如果没有,祂们便不会掺和。免得白忙活一场。



苍龙见劫数一角,从而起因;大燧点燃薪火,奉献希望,建立人道根基;伏羲、女娲力挽狂澜,建立天庭,以大智慧布局长远;各路大神、历代人王统御苍生,填补布局,多番计略。



终至于有此间。



正如天帝曾与祂所言之:当某件事,在无穷广大的尺度上,有任何一丝发生的可能,便注定会发生。



于祂而言,亦是如此。



大道演化了无数次的先天后天,诞生了无数次的繁华精彩,却都中断于其手。但终有那么一回,祂会失败。



祂并非绝对全胜。



只要有一丝丝失败的可能,在无数次的轮转之中,祂终于会失败。



无疑,祂是大道亲子、长子,有着先天第一的神通,比肩大道化身的伟力。可祂毕竟不是大道本身。



大道既然演化了,从先天演化到后天,那么总有一回,会演化完美。



这一回,便是祂失败的一回。



伏羲以通天的智慧,看出了祂的破绽。以彼之矛,攻彼之盾。深知能战胜祂的,唯有祂自己。



因此诸般计较,甚至逆流大道秩序,造就了常昆这个人。



最终,把终局箍在祂自己身上。让祂自己与祂自己争斗。



这一番终局,看起来,竟是平平淡淡模样。除了一开始,祂覆灭人道,崩毁了黄帝营盘,而后只有摄拿道界算是有些起伏。



其他皆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行走历史神话:从吕洞宾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九代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九代目并收藏行走历史神话:从吕洞宾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