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研究周氏猜想,我可能会觉得你在痴人说梦,但是如果是俺就哥德巴赫猜想的话,其实倒是能有点意思,毕竟前人研究的很多很多了。”



“恩恩额,您说,我在听着. ”



脑海里面响起了久违的系统提示音。



【恭喜您获得高人指点,您的数学基础获得提升。】



“哥德巴赫从开始提出到现在,经过了很多年的发展,殆素数就是素因子个数不多的正整数。现设n是偶数,虽然不能证明n是两个素数之和,但足以证明它能够写成两个殆素数的和,即n=a+b,其中a和b的素因子个数都不太多,譬如说素因子个数不超过10。用“a+b”来表示如下命题:每个大偶数n都可表为a+b,其中a和b的素因子个数分别不超过a和b。显然,哥德巴赫猜想就可以写成1+1。在这一方向上的进展都是用所谓的筛法得到的。”



陈凡点着头。



素数对于陈凡来说太陌生了,物理的图纸给的是实验步骤,如何操作,如何变化,是可以的。



但是素数梗概图纸只是给了思路,并没有真正的证明过程。



李东林继续说道:“你问我,确定我可以教的了你?”



“你和我认识的一个人很像。”



“谁?”



“周董,虽然在创意上,没有任何的灵性,可是只要是基础的东西,他全都可以快速的掌握。”



哈哈哈。



李东林说道:“这话一共两人说过,一个是你,另外一个是我当年的数学老师,他说我,一辈子和学术无缘,因为我数学天赋很差劲,只能教人基础的东西,说白了,数学有的,我要会,数学没有的,我从不碰,我最多只是省略了你翻书的时间。”



“那就足够了老师。”



“这个老师叫的舒坦,来,我和你说。”



““a+b”问题的推进



1920年,挪威的布琅证明了“9+9”。



1924年,德国的拉特马赫证明了“7+7”。



1932年,英国的埃斯特曼证明了“6+6”。



1937年,意大利的蕾西先后证明了“5+7”,“4+9”,“3+15”和“2+366”。



1938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5+5”。



1940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4+4”。



1956年,华夏的王元证明了“3+4”。稍后证明了“3+3”和“2+3”。



1948年,匈牙利的瑞尼证明了“1+c”,其中c是一很大的自然数。



1962年,华夏的潘承洞和苏联的巴尔巴恩证明了“1+5”,华夏的王元证明了“1+4”。



1965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和小维诺格拉多夫,及意大利的朋比利证明了“1+3”。



1966年,华夏的陈景润证明4.7了“1+2”



本子上,老人把这些国家的人还有个人给罗列了之后,指着人员说道:“你发现什么有趣的没?”



“我们从六二年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

章节目录

控分考试的我瞒不住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塞北南瓜1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塞北南瓜1并收藏控分考试的我瞒不住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