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质疑道。



“师弟,不是师兄说你。”



正在给罗云生揉肩捏背的杨明空笑道:“你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在恩师这里学不到精髓,可是你莫大的损失。



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确实是根本,可若是不能格物致知,又有什么用处?



皓首穷经,却手无缚鸡之力,凭白的去剥削他人,跟寄生虫又何等区别?



师傅曾经举过一个例子,这穷理正心是世界观,格物致知是方法论,是我们对这个本源认知,是规律,是道,是基础,但是他的用处却是让我们去追求方法论,去寻找术,去寻找器,这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依存,割裂任何一方,都是错误。



而在师傅看来,全面的世界观,普通人很难以捕捉到,但是核心世界观,却是每个普通人都能理解和明白的,比如强国,比如利民,比如学会遇到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要从矛盾的主次出发,要明白历史的发展趋势,懂得王朝兴替的规律,然后去利用他,去解放生产力,去解救百姓。”



“果然我错过了好多东西。”



李治吃惊的说道。



“杨明空,薅毛作坊缺人,喊你去帮忙!”



一个大婶站在门口喊道。



“哎!来了,杨大婶!”



杨明空立刻放下手里的活,跟罗云生告了个饶,在李治匪夷所思的眼神中,拿着把剪刀兴高采烈的冲了出去。



李治立刻接替了师兄的工作,一边儿给罗云生揉肩,一边儿小声说道:“恩师,师兄虽然行为有点傻傻的,但是我觉得他说的好有道理,您要不要趁着这个机会,参与到五经正义的编撰之中,师兄说了一堆,在我看来都没说道点子上,要我说,就是脑子和双手的关系,这脑子如果不灵醒,胳膊再强壮也没用。”



“你这小子倒是挺能总结。”



罗云生嫌弃的看了一眼李治,这小子的手劲儿比起杨明空来说差太多了。



“不是我擅长总结。”



李治激动道:“徒儿想想师傅之前所说的话,再想想恩师所言,才发觉古人所讲述的观点,更多的是维系一个平衡,一个框架,就是追求的一个稳定的一成不变的社会,这不符合大唐的利益的,因为这个世界很大,西游丝绸之路,东有浩瀚的大海,这些都会成为外来因素,打破内部的平衡,而且就算是没有外界的打扰,随着内部环境的百姓,人口的增多,官员的增多,这种内生的平衡也会被打破。



现行的经义只有预见,修正,却没有长久增长的办法,这跟我们罗门不一样的,我们罗门讲究是什么?



是天气冷了,我们就想办法造更暖的衣服,木炭不能少,雪又太大,我们就烧煤石来取暖,我们再改造世界,在升级世界,我们是开拓者,我们是创造者,这跟维系一个框架不一样,只要我们的学术能够再大唐推广,我们就可以成为一艘无敌的战车,不断的朝着前方前进,而我们的学术就是人类的大脑,消灭一切阻碍在我们前方的敌人!”



“哦……”罗云生内心竟然有些愧疚,心想我他妈的不配当你的老师。



你应该去拜马老为师,我不配。



我觉得用不了多久,你就该自己琢磨怎么推翻封建社会了。



“师傅,你为何空有半山,而不肯示人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盛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渤海郡公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渤海郡公并收藏盛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