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这四个不成器的弟子,非得打遍长安世家公子无敌手。



这也让他担心,这样下去,自己会不会被读书人认为只懂得与武人为伍。



直到一双柔嫩无骨的双手按在自己的肩膀之上,轻轻揉捏,罗云生这才放松下来。



不得不说,自己的大弟子,娘是娘了一点,但是儒雅,偏偏有公子气,让人感觉就很舒服。



“这些日子,不是蹲大牢,就是忙着推广没良心煤,长安可有什么新鲜事?”



作为商人,一定要把握市场最新动向。



“这两天长安安静的可怕,若是说有事儿,就是陛下命孔颖达编写五经正义一直没有太大进展,不知道忽然有消息称,不少大儒忽然相应陛下号召,准备入长安,参与这场盛会。”



杨明空双手纤细,渐渐用力,罗云生越发的享受,闭目微熏,杨明空的声音却显得断断续续,“徒儿觉得凡事反常必有妖孽……”



“哦?”



罗云生忽然在睁开双眸,若有所思道:“这是要搭台唱戏啊!”



他早就知道,对于推广煤炭之事,世家不会轻易放弃,只是没想到他们的报复来的那么快。



其实在罗云生看来,大儒这种生物,或许存在,但是他们存在肯定是有非凡的意义的,你起码要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不朽你一个都不沾边儿,甚至连罗云生都未曾听过他们的名号,算什么大儒?



就拿人家魏征颇为推崇的大儒王通来说,别说人家的成就,单单说人家教授过的弟子,哪个不是一方巨擘?



温彦博,杜淹这种嫡传弟子不说了,房玄龄、魏征、王珪、杜如晦、李靖这些哪个不受过人家恩惠,跟人家学过文章诗句?



人家这种不论是文化影响力,还是门生故吏都已经深入帝国血液,而且对帝国的运转起正相关作用的人物,才叫大儒。



那种在地方上叫了两年书,或者干脆躲在深山里扬名,这个时候跑出来给世家当炮筒子,算个屁的大儒。



是故,罗云生对这些人根本不放在心上。



“恩师,您不是一直想着咱们罗门扬名吗?



这编著五经正义可是难得的盛世。”



杨明空不禁露出了向往之色,“师傅,您可能不知道,历朝历代,修书都是盛世,而这书一旦修成,为官方承认,参与之人,就会成为名垂青史的人物,这是天大的机会,您不去参与一下吗?”



“是啊,恩师,这可是给我们罗门扬名的机会?”



稚奴这个家伙的出场方式总是那么奇葩,这一次是从房梁上,拿着根绳子吊着下来的。



一边儿下来,一边儿警惕的看着四周,“你这里没有太子哥哥的细作吧?



我可不想被他抓回去。”



“关咱们屁事?”



罗云生伸了个懒腰,李治很是勤快的过去给师傅拍腿,罗云生打了个哈切道:“这经书是能让老百姓吃饱饭,还是能让兵器更锋利一些?



若论经义,若论道德,孝经还不够你们读的吗?”



“恩师,您这话我可不敢苟同,读书人不就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盛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渤海郡公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渤海郡公并收藏盛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