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国,新安城王宫静书房内,此时是一片死一般的肃静。内阁首辅、文华殿太学、工部尚书涂志远不断的捋着自己的胡子,而在他身旁站着的几位内阁大臣们也是一脸的愁容。
“按照日子来算一算,最晚明天下午估计王城军就该到宛平县了。”,内阁大臣、文华殿太学、户部尚书焦小白叹了一口气说道。
不过就在焦小白话音刚落的时候,涂志远不断捋动着胡子的手却忽然停了下来,他撇了焦小白一眼,然后没好气儿的说道,“我说焦大人,这话,你今儿个说了不下十遍了吧?”
“十遍?就算是说了一万遍有什么用?韩青的事儿到底怎么处理到现在还没个章程,就算是王城军回来了,是赏是罚!”,焦小白见涂志远一副没好气的模样,腾的一下就站起了身,等着眼睛喊道。
涂志远一眯眼睛,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将头转到了另一侧,看样子也不知道是不打算搭理焦小白,还是真的是有些无言以对。
“我说二位大人,不要伤了和气嘛。”,内阁大臣、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秦启伟赶忙出面和稀泥。
而他身旁的内阁大臣、文华殿太学、刑部尚书黄其武也赶忙说道,“秦大人说的不错,别为了这件事儿伤了和气。”
“和气?”,不料想焦小白是一点都不吃这一套,他冷笑一声了,然后看向黄其武和秦启伟说道,“黄大人、秦大人,如果说咱们一团和气,就能把这件事儿解决掉,那么老夫现在就跟你们拜把子,老夫来当小弟都行!”
黄其武和秦启伟两个人听了焦小白的话之后,都是一皱眉头,而黄其武更是像涂志远一样直接把头转了过去,显然对于焦小白这不识好人心的表态,是有些不满的。
“行了,行了。”,就在静书房再一次陷入到死一般的沉寂的时候,一直坐着不说话的贻清一皱眉头起了身,在所有人的目光之中,贻清一叹气,“我说各位大人,你们加在一起都多少岁了?都二百多岁了!还来这套欲擒故纵!”
贻清的话音刚落,无论是涂志远、焦小白还是黄其武和秦启伟脸色都是一变,心里都是一声叹息,果然还是没骗过这个人啊。当初国君刘煜说这个贻清是大智近妖,虽然听了贻清对于国内外一些事物的分析,但是当时他们大多是不服气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才发现这个贻清确实是当的过“大智近妖”这四个字。
这一次由于椒金山引起了一系列事情发生之后,国君刘煜一直没有做过什么表态,无论你是当初的上庸城沦陷,还是后来韩青屠杀俘虏,以及到最后韩青自裁身亡的事情。国君几乎没有做过什么表态和安排,只是指示要重视韩青的后事。不过随着韩青为了攻城不顾百姓死活,以及他在战后屠杀俘虏的这两个消息传开,朝中以及国内外对于韩青的看法发生了极大的转变,甚至不过韩青已经死了的事实,几次早朝都有大臣要求朝廷下旨批判韩青,而且还要求朝廷去安抚被屠杀的那些上庸城守军。
这样的事情显然有些出乎内阁众人的意料,从国君当时的表情上来看,可能国君刘煜也并没有想到朝中竟然会有这样的大臣,但是这几次有大臣请奏之后,国君都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将这个锅甩到了内阁,国君给他们的答复是“着内阁考量安排”。
“着内阁考量安排”,这句话说的很轻松,实际上内阁也确实有这样的权利进行安排,但是怎么安排?真的按照那些人的说法来做?下旨批判韩青,要对韩青灭九族,而且还要安抚那些上庸城守军?怎么想,这事儿也不能这么干呢?可是怎么办呢?奖赏韩青?这想来也不是个事儿啊,他确实犯了不少错误啊,一时之间内阁的也
“按照日子来算一算,最晚明天下午估计王城军就该到宛平县了。”,内阁大臣、文华殿太学、户部尚书焦小白叹了一口气说道。
不过就在焦小白话音刚落的时候,涂志远不断捋动着胡子的手却忽然停了下来,他撇了焦小白一眼,然后没好气儿的说道,“我说焦大人,这话,你今儿个说了不下十遍了吧?”
“十遍?就算是说了一万遍有什么用?韩青的事儿到底怎么处理到现在还没个章程,就算是王城军回来了,是赏是罚!”,焦小白见涂志远一副没好气的模样,腾的一下就站起了身,等着眼睛喊道。
涂志远一眯眼睛,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将头转到了另一侧,看样子也不知道是不打算搭理焦小白,还是真的是有些无言以对。
“我说二位大人,不要伤了和气嘛。”,内阁大臣、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秦启伟赶忙出面和稀泥。
而他身旁的内阁大臣、文华殿太学、刑部尚书黄其武也赶忙说道,“秦大人说的不错,别为了这件事儿伤了和气。”
“和气?”,不料想焦小白是一点都不吃这一套,他冷笑一声了,然后看向黄其武和秦启伟说道,“黄大人、秦大人,如果说咱们一团和气,就能把这件事儿解决掉,那么老夫现在就跟你们拜把子,老夫来当小弟都行!”
黄其武和秦启伟两个人听了焦小白的话之后,都是一皱眉头,而黄其武更是像涂志远一样直接把头转了过去,显然对于焦小白这不识好人心的表态,是有些不满的。
“行了,行了。”,就在静书房再一次陷入到死一般的沉寂的时候,一直坐着不说话的贻清一皱眉头起了身,在所有人的目光之中,贻清一叹气,“我说各位大人,你们加在一起都多少岁了?都二百多岁了!还来这套欲擒故纵!”
贻清的话音刚落,无论是涂志远、焦小白还是黄其武和秦启伟脸色都是一变,心里都是一声叹息,果然还是没骗过这个人啊。当初国君刘煜说这个贻清是大智近妖,虽然听了贻清对于国内外一些事物的分析,但是当时他们大多是不服气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才发现这个贻清确实是当的过“大智近妖”这四个字。
这一次由于椒金山引起了一系列事情发生之后,国君刘煜一直没有做过什么表态,无论你是当初的上庸城沦陷,还是后来韩青屠杀俘虏,以及到最后韩青自裁身亡的事情。国君几乎没有做过什么表态和安排,只是指示要重视韩青的后事。不过随着韩青为了攻城不顾百姓死活,以及他在战后屠杀俘虏的这两个消息传开,朝中以及国内外对于韩青的看法发生了极大的转变,甚至不过韩青已经死了的事实,几次早朝都有大臣要求朝廷下旨批判韩青,而且还要求朝廷去安抚被屠杀的那些上庸城守军。
这样的事情显然有些出乎内阁众人的意料,从国君当时的表情上来看,可能国君刘煜也并没有想到朝中竟然会有这样的大臣,但是这几次有大臣请奏之后,国君都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将这个锅甩到了内阁,国君给他们的答复是“着内阁考量安排”。
“着内阁考量安排”,这句话说的很轻松,实际上内阁也确实有这样的权利进行安排,但是怎么安排?真的按照那些人的说法来做?下旨批判韩青,要对韩青灭九族,而且还要安抚那些上庸城守军?怎么想,这事儿也不能这么干呢?可是怎么办呢?奖赏韩青?这想来也不是个事儿啊,他确实犯了不少错误啊,一时之间内阁的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