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了主意,甚至连贻清都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也一直保持了沉默。
但是这件事儿不能一直就这么拖着,首先第一点就是王城军终究是要回到新安的,而随着他们一同回来的就有韩青的灵柩,作为王城军的前任都统,如果不对韩青有所评价,并且是公允的评价和处理,那么这些回到新安的将士恐怕也不会轻易罢休。第二点就是那些要求严惩韩青的大臣们,自从国君说了让内阁安排之后,就一直给内阁上折子,要么就干脆找到内阁几位大臣的家里问结果,完全是一副不给满意答案誓不罢休的态度。再一点,也是相对来说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如今在上庸城废墟附近以及云州、朔州许多的地方,那些被处死的俘虏的家属们已经开始了对于韩青的声讨,如果不能给出一个交代,恐怕对于朝廷不利。
不过,对于这几位大臣来说,无论是王城军的态度,还是其他大臣乃至于百姓的态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国君陛下的态度到底是什么,只有知道了国君陛下的态度,他们才能就行后续的安排,但是很遗憾的是,国君陛下没有态度。无论是涂志远还是焦小白,几次都当面委婉的询问国君到底怎么处理这件事情,但是国君干脆装作听不懂的样子,顾左右而言他。要是他们直接问的话,国君则直接撂下一句话,你们内阁自己想办法,我是国君又不是内阁大臣,你们的工作你们自己想办法。
于是,折腾来折腾去,眼看着王城军马上要到宛平县了,可是内阁还是拿不出来个具体的眉目来。涂志远、焦小白等几位大臣私下交流了一番之后,倒是达成了几个共识,第一呢就是这件事儿终究还是要看国君的主意,只要国君陛下能够做出明确定性,无论是什么样的定性,他们都可以想办法把事情解决掉。第二呢就是国君现在一推二五六就是不说,那就必须找到突破口,所谓突破口呢,明摆着就那么两个,他们这几个人倒是想去找淑贵妃去,但是他们是臣子啊,怎么可能跑到后宫去呢?所以就剩下了一个,也就是内阁大臣、文华殿大学士、吏部尚书贻清。他可是国君最信任的、最倚仗的谋士和大臣。当然看这个人最近的一番表现来看,他是绝对不会心甘情愿接这个差事的,不过若是他都不接这个差事的话,恐怕他们这几个大臣也就只能称病装死、撂挑子了。所以最终几个人一合计,还是要用非常手段,明着你不接,那么咱们就暗着来,你既然大智近妖,就应该能够明白我们的意思,因此才上演了刚刚那一番场景。
见贻清多少有些不悦的样子,礼部尚书秦启伟便是嘿嘿一笑,走到贻清身旁,轻轻的拍了拍贻清的肩膀说道,“贻大人,贻大人,我们这些人也是没有办法,我们要是能从陛下那套出花来,我们早就干了。”
“对啊,不管是涂阁老还是焦阁老,甚至连秦大人和我都试过了,陛下要么是装作听不懂,要么就是一推二五六让咱们内阁自己想办法。”,黄其武也起了身,愁眉苦脸的朝着贻清诉苦道,“你说眼看着这王城军就要到宛平县了,内阁要是再拿不出个法子来,陛下那咱们没法交代,王城军那咱们没法交代,那些挑事儿的大臣们不能善罢甘休,甚至那些俘虏的亲属也不能饶了咱们呐。内阁可是同气连枝的一体啊,这件事儿要是搞不出个所以然来,谁能跑的了?”
黄其武的话音刚落,涂志远、焦小白和秦启伟便赶忙附和,然后喋喋不休的同贻清说着那些大道理。
贻清苦笑着摇了摇头,“我说各位,各位,你们听我说,你们听我说。”
见贻清有话要说,几个大臣便赶忙住了嘴。
见几个大臣们都闭了嘴,各自安座之后,贻清才叹了口气之后说道,“你们说的这些事儿呢,我都清楚,我也是内阁大臣,这件事儿不解决,我身上的责任必然也不会比各位大人少,就像黄大人说的一样,内阁是同气连枝的一体
但是这件事儿不能一直就这么拖着,首先第一点就是王城军终究是要回到新安的,而随着他们一同回来的就有韩青的灵柩,作为王城军的前任都统,如果不对韩青有所评价,并且是公允的评价和处理,那么这些回到新安的将士恐怕也不会轻易罢休。第二点就是那些要求严惩韩青的大臣们,自从国君说了让内阁安排之后,就一直给内阁上折子,要么就干脆找到内阁几位大臣的家里问结果,完全是一副不给满意答案誓不罢休的态度。再一点,也是相对来说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如今在上庸城废墟附近以及云州、朔州许多的地方,那些被处死的俘虏的家属们已经开始了对于韩青的声讨,如果不能给出一个交代,恐怕对于朝廷不利。
不过,对于这几位大臣来说,无论是王城军的态度,还是其他大臣乃至于百姓的态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国君陛下的态度到底是什么,只有知道了国君陛下的态度,他们才能就行后续的安排,但是很遗憾的是,国君陛下没有态度。无论是涂志远还是焦小白,几次都当面委婉的询问国君到底怎么处理这件事情,但是国君干脆装作听不懂的样子,顾左右而言他。要是他们直接问的话,国君则直接撂下一句话,你们内阁自己想办法,我是国君又不是内阁大臣,你们的工作你们自己想办法。
于是,折腾来折腾去,眼看着王城军马上要到宛平县了,可是内阁还是拿不出来个具体的眉目来。涂志远、焦小白等几位大臣私下交流了一番之后,倒是达成了几个共识,第一呢就是这件事儿终究还是要看国君的主意,只要国君陛下能够做出明确定性,无论是什么样的定性,他们都可以想办法把事情解决掉。第二呢就是国君现在一推二五六就是不说,那就必须找到突破口,所谓突破口呢,明摆着就那么两个,他们这几个人倒是想去找淑贵妃去,但是他们是臣子啊,怎么可能跑到后宫去呢?所以就剩下了一个,也就是内阁大臣、文华殿大学士、吏部尚书贻清。他可是国君最信任的、最倚仗的谋士和大臣。当然看这个人最近的一番表现来看,他是绝对不会心甘情愿接这个差事的,不过若是他都不接这个差事的话,恐怕他们这几个大臣也就只能称病装死、撂挑子了。所以最终几个人一合计,还是要用非常手段,明着你不接,那么咱们就暗着来,你既然大智近妖,就应该能够明白我们的意思,因此才上演了刚刚那一番场景。
见贻清多少有些不悦的样子,礼部尚书秦启伟便是嘿嘿一笑,走到贻清身旁,轻轻的拍了拍贻清的肩膀说道,“贻大人,贻大人,我们这些人也是没有办法,我们要是能从陛下那套出花来,我们早就干了。”
“对啊,不管是涂阁老还是焦阁老,甚至连秦大人和我都试过了,陛下要么是装作听不懂,要么就是一推二五六让咱们内阁自己想办法。”,黄其武也起了身,愁眉苦脸的朝着贻清诉苦道,“你说眼看着这王城军就要到宛平县了,内阁要是再拿不出个法子来,陛下那咱们没法交代,王城军那咱们没法交代,那些挑事儿的大臣们不能善罢甘休,甚至那些俘虏的亲属也不能饶了咱们呐。内阁可是同气连枝的一体啊,这件事儿要是搞不出个所以然来,谁能跑的了?”
黄其武的话音刚落,涂志远、焦小白和秦启伟便赶忙附和,然后喋喋不休的同贻清说着那些大道理。
贻清苦笑着摇了摇头,“我说各位,各位,你们听我说,你们听我说。”
见贻清有话要说,几个大臣便赶忙住了嘴。
见几个大臣们都闭了嘴,各自安座之后,贻清才叹了口气之后说道,“你们说的这些事儿呢,我都清楚,我也是内阁大臣,这件事儿不解决,我身上的责任必然也不会比各位大人少,就像黄大人说的一样,内阁是同气连枝的一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