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永兴把目光投向了一旁看热闹的女孩子。



“我吗?”



冯言对这些东西一点概念都没有,不过发问的人,根本就没有指望她的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答案。



如果是在美国,只能选一千万投资的这个。因为人工贵!



50个工人的一年人工成本,管理成本,相关的辅助设施成本,加上,一年300万美元挡不住。



在这种情况下,设备投资上省的成本,三年都撑不到。更不要提自动化产线带来的质量提高。对不对?”



“对,你懂得还真多呢!”



女孩子的情商不低,顺手一记马屁拍了过去。也不知道这位老同学,从哪里学的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但是同样的问题,在这里,在冰城,你要选哪个?”



“当然选一百万的了。这边人工便宜啊!”



冯言立刻就给出了正确答案。



冰城的人均月工资,只有200元,哪怕以光电的高工资,一个人年均工资,也达不到2000美元的水平。



“不过,按你这么说,岂不是人越多就越好?那我们还要自动化干什么?”



“人多也是有个限度的。我们的员工工资,看是跟谁比。跟美国比很低,但是与周边公司相比,就不算低了。否则为什么我们要把led的封装工序外包?”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凡事都是要有个度!”



女孩子觉得自己听懂了,挺高兴。



但旁边的王志武发愁了。这以后再给别人讲解,要怎么讲呢?也要举例子吗?



————————



“你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说?”



冯言看了一眼欲言又止的老同学。



“没有了。”



成永兴确实有话想说,但是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中国无论是在半导体,还是lcd产线的追赶过程中,由于一直在追赶,所以只能不停的引进整套的成熟技术。



但这种技术设备,真的就适合中国国情吗?



这种成套的生产线,都是为了美国及日本量身定做的。把它们拿到中国,本身就不适合。



为什么一代线在中国根本无法落地?



就是因为日本人在设计一代线的时候,考虑到了日本的国情。



那日本的国情是什么呢?



首先,人工贵,毫无疑问。



其次,日本有20多年的液晶产业基础,大量富有经验的熟练工人。所以他们可以驾驭高度复杂化,自动化的生产线。



但中国引进这条线以后,会面临什么样的情况呢?



中国空有大量的人力资源,但是无法使用。这是其一。



其二,中国并没有丰富经验的液晶产业工人。



这种生产经验可不可以锻炼出来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重生之北国科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冰城之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冰城之光并收藏重生之北国科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