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燕和他的参谋长对于陛下不打算举行午门献俘典礼感到遗憾,但也存了一份侥幸,因为击败国内动乱而献俘也不算是逾越礼制。不过更重要的是,这一仗新一师俘虏了很多鞑子高层,如果献俘典礼上让他出场,实在是每个第一师成员的荣幸。



陛下,如果真没能拉住东虏,能请陛下派我师攻打山海关吧。参谋长赔了个笑,主动请战道。



高燕在一旁连连点头,暗道:想求陛下恩准,就得参谋长这种没脸没皮的出马才行。



徐梁斜眼看了看两人:你们新一师驻守津,几乎上上下下换了一轮血,还能攻坚么?



陛下,虽然替换了不少兄弟,但我新一师士气高昂,正是铸就军魂之际!只要分得攻坚任务,必然是攻无不克!参谋长好歹上过训导官培训班,紧抓着士气、军魂之类陛下喜欢的字眼不放。



可。徐梁大度地点零头:但是你们以私令串联的事,让我很忧虑。开了这个头之后,日后若有野心勃勃如操莽者,如何是好?



参谋长和大高燕齐齐一怔。



陛下,津之战以我新一师为主力,原本就有调用情报和特战大队之权……参谋长声辩解道。



对,这个没错。徐梁现在还没有设定前线指挥部,因为通讯实在是个大问题,所以主力部队兼职前指就成了约定俗成的规则。高燕和参谋长要求锦衣卫配合、特战大队服从命令,这都是无可厚非的事。



但是,徐梁加重了语气,无视军法规则,以私令代公命,这算什么?参谋长。你是军校高材生出身,读过书的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是何等情况!



《论语》: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原本应该自子出的礼乐征伐,变成了由诸侯出,这就是下无道的标志。也是春秋战国乱世的起源。东宫授权将校尉士,各级等差,皆有程序,这是军中之礼。而高燕和参谋长坏了这个制度,乃是非礼僭越。



连我都要经过军令部下令,你们就敢动用私令!徐梁在军中威信已足,此刻不怒自威,吓得高燕和参谋长不敢话。



特战大队就听了你们的话?徐梁更加恼火。



一团的团副是高燕的嫡系,当初在配军营的老袍泽。他服从私令那是义气使然,但特战大队却是自己投了大量心血打造的一支利剑。



特战大队那边……其实是各取所需。参谋长道:特战大队那边儿早就想摸个清军营垒,弄个京观给东虏一个下马威。卑职就跟他:卑职这边很快就要有了,你拿去用便是……



徐梁被气笑了:你这是把人卖了还要人家记你的好!



顺水人情,不足为道,不足为道。参谋长嘿嘿笑道。堂堂一个帝国军校高材生,竟然也使出了无赖相。可见居移气养移体的古训乃是至理名言。



你这分明是借鸡生蛋还取了利息!徐梁点破了参谋长的心机。



参谋长自己也觉得有点得意,嘿嘿笑了两声,却想起自己这头还担着乱军重罪,登时有种前途未卜的感觉,再笑不出来了。



高燕一见陛下真的动气,倒是比参谋长光棍。当即双膝一软,跪在地上:陛下,是我高燕匪气深重,久蒙陛下教化却仍旧不能有所进益。今日当此大罪,岂敢再多言狡辩?求陛下开恩。将我发配去一线做个藤牌手,只求存得残躯报效陛下。



参谋长当即也是跪下认罪,不敢再有丝毫玩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晚明霸业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渤海郡公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渤海郡公并收藏晚明霸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