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军中传以私令的行径固然十分可恶,然而现在大敌当前,临阵换将颇为不妥。徐梁固然讲究规矩,但也不至于强迫症发作。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响鼓不用重锤,他们只要能够真心悔改也就是了。
徐梁又看了他们一眼,道:你这小参谋长不了解没啥,但是你是朕的老部下,你敢违逆朕的规矩?如今你们闯下这般大罪,从轻而论是结党营私,私立山头;从重里论,那就是私相授受,乱军违纪!
我等知罪。二人羞愧应道。
徐梁冷声道:看在你们还能自首的份上,姑且饶你们一回。若是日后让我知道还有这种事,定以乱军之罪严惩不贷!
多谢陛下开恩!两人异口同声喊道,这才发现背脊上湿乎乎冰凉凉,竟是刚才吓出来的汗水。
朝廷最缺的就是良将,新一师在配齐编制之后,也展现出了不俗的战斗力。在长途奔袭、固守城池方面,尤其展现出了极强的可塑性。这时候如果兴起大狱,这支军队也就毁掉了。
然而要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毫无惩罚是不可能的。
徐梁等看过了两次审讯的记录,道:到这一步,似乎可以结案了。
陛下,王闯显然是受了上官的授意。刘一手争辩起来,额头青筋暴涨,就像是与人吵架一样。话说完之后,刘一手就有些后悔,要知道自己的眼前不是别人,那可是大明的皇帝陛下。
刘将军,徐梁还是很喜欢这种铁面无情的人,要知道不是谁都能在皇帝面前坚持原则,而这种人其实才是一个国家的脊梁,所以徐梁愿意屈尊与他多解释几句,授意这东西太难了。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旁人听来无关紧要的话……都可以是授意。关键是,你如何证明呢?
陛下……这倒像是在为他开脱之词。刘一手把脸一抹,心中腾起一股被出卖的感觉。他感觉这不像是陛下的风格,或许自己对陛下的了解太少了。
他为什么会一直在官场抬不起头?不就是因为他坚信黑白分明么!原本他在新军中,倒是觉得很影黑白分明的感觉,不用应付人际关系,只要做好了自己的事就行,每都过得无比充实。
在得知自己执掌督查之权之后,刘一手更有了士为知己者死的念头,恨不得全身心头扑在这份千载难逢的际遇上。
然而现在,他一心效死的对象竟然要破坏自己定下的规矩。这让他心里非常的难受,感觉哪怕将来自己继续为朝廷效力,也没有意义。
刘一手啊,徐梁发现了这份浓烈的抑郁,有时候我在想,法律事实和客观事实,哪个更重要;事实正义与程序正义,何者更优先。君以为如何?
刘一手双眼微微下垂。作为一个曾经的司法工作者,身兼法官和检察官的双重职能,他理所当然得研读陛下陛下与大人们合力所著《原法》,对其中的思想引导深有感触。在这部法哲学著作中,陛下花了不少的篇幅来阐述:公平、事实、正义、程序方面的概念。用这种方式来分析大明律,原本需要死记硬背的地方,竟然都变得理所成章。
尤其在事实正义和程序正义的问题上,陛下发古人之所未发,认为经更甚于权。
世界上所有文明之中,恐怕儒家文明是最重视生命的。在孔子宣扬的仁本主义之下,孟子阐发出了经权。深入浅出的来,便是:男女授受不亲,这是基本原则,不容破坏;然而嫂子若是落水了,叔子伸手去救她,这就是权变之法,可以接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