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溥紧随其后:“臣也无异议。”



常日里范质很照拂王溥这位后进,关键时刻王溥当然要替范质发声。



眼见两位宰执都支持范质提出的人选,郭荣用余光在三位宰执间梭巡片刻,沉声道:“台谏乃国之根本,长期空悬实属不妥,既然三位都支持,那就让这两人先试试。”



若是以往,郭荣肯定不会全盘接受范质提出的人选。



御史台有权监管百官,同时又是三大司法机关之首,用张湜这般全然不熟悉的官员担任御史台的副长官,郭荣是不能接受的。



但今日不同以往,郭荣自作主张挑选的两批御史都不能令他满意,他对于自己任用文官的水平已经产生了不自信。



再加上先帝临终托孤时曾范质值得信赖,郭荣这会也只能选择相信范质了。



一帝三相就御史台之事又商讨了一阵,方才散会。



散会之际,郭荣单独留下范质。



待到其余两位宰执退出殿内,郭荣问道:“范卿,你先前曾举荐陶谷担任翰林承旨,可朕近日听闻此人不矜细行,品格不端,他果真能胜任承旨么?”



通过开封城内的眼线,郭荣打听到了不少与陶谷有关的坊间传言,大多是负面的。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意思是不顾惜节方面的修养,到头来会伤害大节。



陶谷就是个不在乎细枝末节的粗糙之人,贪财好色,贪权恋栈,一身的毛病。



范质为陶谷辩解道:“陛下请放心,陶承旨虽不拘节,宦海沉浮三十载,仍能不失大义,且词藻瑰丽冠绝群臣,翰林承旨位虽重,却不过是一刀笔闲差,由此龋任,倒也算是人尽其用。”



“是这样么?”郭荣皱着眉想了良久,方才道:“既然范卿如此坚持,那便依你所言。”



反正只是个传声筒般的职位,陶谷虽品行有些不端,但写诏令确实没的,博古通今文采出众,就让他先当着,往后若犯事再替下便是...郭荣本有些举棋不定,但经范质这么一番劝,这棋子最终还是放下了。



陶谷因为出众的文采,担任翰林学士多年,却由于品行不端,十余年未能得寸进。



范质与陶谷共事多年,很清楚陶谷是个有奶就是娘的墙头草,谁能让他升官,他就是谁的狗。



像陶谷这样的墙头草遍布朝堂,范质将其扶上承旨之位,就是要效仿“千金买骨”之法。



似陶谷这般烂泥,范质都能扶他上墙,朝中的墙头草们自然都会倒向范首相。



只有掌控了朝堂,范质才能一步步实现他的理想。



迫使徐台符告老,扶持陶谷上位;



清洗御史台,换上边归谠与张湜,都是范质计划中的一环。



郭荣以前独断专行,范质一点也不着急,不声不息,都由着郭荣的意思来。



反正郭荣迟早会碰壁,迟早会依靠他范质。



到如今,范质离他目标又近了两步。(2/2)

章节目录

奋斗在五代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有点混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有点混蛋并收藏奋斗在五代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