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的短暂和平,滁州城里恢复了些许往日的繁华。



城西,被战火焚毁的旧州衙“浴火重生”。



六月初六是全体官吏搬入新州衙的日子,李延庆步入属于他的公廨,很自然地嗅到了清新的松木芳香。



州衙重建所用的木材,都是就地从城西的深山中砍伐。



李延庆甚至还在房柱上看到了一串晶莹的松蜡。



滁州目前物资匮乏,万事从简,州衙的重建连漆都省了。



在这般公廨里上班,就像是进了松树林...李延庆对这别开生面的公廨霎时就多了几分欢喜。



随着周军五月初在六合县的一场大胜,加之夏税工作的顺利开展,滁州州衙对滁州三县的统治力度显得愈发稳固。



在此时,胥吏是没有任何薪俸的,所以州县之中的胥吏多以地方中产以上者充任。



通过耕地造册与夏税收取,州衙基本摸清了滁州百姓的财产水平,加上娄、戴两家的配合,便可据此征召胥吏。



凡家产在两百亩以上者,皆有响应州衙征召的义务。



经过一番征召扩充,李延庆的推官衙门,目前下辖共三十名胥吏。



其中有负责文书往来、抄录供状的孔目官两名;负责审讯断案的推司、法司各三名;负责追捕逃犯、护卫衙门的院虞侯十名;以及十二名散从。



散从,其实就是在衙门里打杂的,一应杂活都由散从负责,清扫公廨、奉茶上酒,乃至割草喂马等,在胥吏中的地位最低。



孔目官、推司、法司等文职胥吏,在胥吏中的地位则最高,不但胥吏位置能通过家族传递继承,而且还有机会获得吏转官的名额。



李延庆作为推官,完完全全可以当个甩手掌柜。



普通且不重要的案子,以及下边县衙呈上的案件卷宗,都可以交给手下的孔目官、推司、法司来负责。



这也正印证了一句古话: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官员与胥吏有云泥之别,官员正是劳心者,只需监管胥吏干活即可,一般公务不必亲自动手。



放到现代社会,那就是高层领导者负责开会与决策,中层管理者负责传达上头的指令与监督,下边的低层员工才是担负具体事务者。



滁州州衙的几名官员,就处于中间位置,胥吏则是底层员工。



整个滁州州衙的官员不过五人,胥吏却多达一百三十人余人。



如此多的胥吏,足可维持州衙的有序运转。



官员们只需每日来州衙点点卯,轮番坐堂理政即可。



李延庆在衙门里转悠了一圈,吩咐胥吏们整顿好新的推官衙门,便当了甩手掌柜,应尹崇珂的邀请,去城外西涧湖钓鱼。



这年头缺少娱乐活动,滁州城里又没戏可听,就只能去城外踏踏青、钓钓鱼、打打猎,还能勉强找点乐子。



自那夜李延庆详装醉酒后的一番挑拨离间,勾起尹崇珂的嫉妒之火后,两人虽对那夜发生之事闭口不提,关系却是越来越密牵



李延庆干脆动用父亲李重进的关系,将尹崇珂从清流关调来滁州城,与守将韩重赟换了个位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奋斗在五代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有点混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有点混蛋并收藏奋斗在五代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