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这个问题,傅机停顿了好几秒,然后话音中不乏无奈地说:“你不知道吗?我们去搜李子安家的时候,已经让人搜了李子安的办公室,没有发现可疑的东西!”
汪隼听得一怔,然后嘴里没忍住嘟囔了声,“这样……没有听你说过啊……”
冷笑,音调向上拉高好几层的傅机回问:“你确定,我没说过吗?”
那诡异的停顿让汪隼不由心里“咯噔”一声,要是自己说没有肯定会倒霉吧,于是只能苦笑,“嗯,你这样一说,我好像想起来确实说过哈……”
呵呵一声像是在说“算你识相”,将这茬扔到一边,傅机又问:“还有什么要说的吗?没有我就挂了。”
“等下!”
事情还没说完,汪隼喊住他,接着说:“李子安的老家父母那边有派人过去看看吗?”
傅机:“不太清楚,好像老秦派人过去了,我回头问问。怎么,你又怀疑到他们身上了?”
有点傅机这话语气有点调笑的感觉,汪隼赶紧解释说:“不是怀疑他们,我只是感觉李子安有可能把一些东西藏回老家了!”
“什么东西?”
——怎么就追问起来了?
汪隼:“我也不太确定,只是感觉李子安不会那么简单就把和陈松释一块获得的试验数据给处理掉,而且最原始的音频他也不会直接销毁的!”
“嚯~”
发出这种感觉有意思的声音,傅机停顿几秒钟,显然思考了什么,然后问:“在你心里,你是怎么定性李子安杀赵岑就这件事的?”
没有回答,汪隼还反问傅机,“傅队,你和李子安似乎关系还不错吧,那你又是怎么认知李子安这个人的?”
“这个嘛……”
或许是考量了遣词造句的问题,傅机这时候的停顿明显比之前长了很多。
“我之前跟你提过一嘴吧,李子安是个非常符号化的人,他比我们想的更加尖锐、理想、极端,也更加危险,在我看来,很多用来衡量普通人的标准都不适合用来衡量他这个人!”
傅队对李子安的这种认知还是很准确的,至少汪隼是这么认为的。
“我也差不多吧,李子安在很多地方确实非常极端,他属于那种存在迫切的实现感的人,当事情的发展明显开始偏离他的预见和理想时,他就会走向极端!”
几乎是一瞬间就抓住了汪隼这番话的重点,傅机说:“所以,你觉得他杀了赵岑就是因为赵岑就和他心里的预见、理想存在差异,并且无法逆转?”
汪隼:“傅队,如果你极力想挽救一个人,但不管你怎么做,这个人就是要变的越来越不堪,你会怎么样?”
这话不知从何说起,傅机沉默了。
汪隼继续说:“如果有这种想法的是普通人,而且他们想要挽救的人与自己实际关系不是太大,那他们可能会在心里劝解自己,说这个人已经无可救药了,还是乘早放弃他,再去挽救其他还能挽救的人吧,然后就真的将目光转向下一个。”
“但有这种极端倾向的人不一样,他们不会允许自己放过这个对象,而当渴望的心理长时间遭遇挫折之后,他们就会极端到产生把这个对象毁灭的想法,只有当将这个对象的存在抹灭,他们才会有所释怀!”
汪隼听得一怔,然后嘴里没忍住嘟囔了声,“这样……没有听你说过啊……”
冷笑,音调向上拉高好几层的傅机回问:“你确定,我没说过吗?”
那诡异的停顿让汪隼不由心里“咯噔”一声,要是自己说没有肯定会倒霉吧,于是只能苦笑,“嗯,你这样一说,我好像想起来确实说过哈……”
呵呵一声像是在说“算你识相”,将这茬扔到一边,傅机又问:“还有什么要说的吗?没有我就挂了。”
“等下!”
事情还没说完,汪隼喊住他,接着说:“李子安的老家父母那边有派人过去看看吗?”
傅机:“不太清楚,好像老秦派人过去了,我回头问问。怎么,你又怀疑到他们身上了?”
有点傅机这话语气有点调笑的感觉,汪隼赶紧解释说:“不是怀疑他们,我只是感觉李子安有可能把一些东西藏回老家了!”
“什么东西?”
——怎么就追问起来了?
汪隼:“我也不太确定,只是感觉李子安不会那么简单就把和陈松释一块获得的试验数据给处理掉,而且最原始的音频他也不会直接销毁的!”
“嚯~”
发出这种感觉有意思的声音,傅机停顿几秒钟,显然思考了什么,然后问:“在你心里,你是怎么定性李子安杀赵岑就这件事的?”
没有回答,汪隼还反问傅机,“傅队,你和李子安似乎关系还不错吧,那你又是怎么认知李子安这个人的?”
“这个嘛……”
或许是考量了遣词造句的问题,傅机这时候的停顿明显比之前长了很多。
“我之前跟你提过一嘴吧,李子安是个非常符号化的人,他比我们想的更加尖锐、理想、极端,也更加危险,在我看来,很多用来衡量普通人的标准都不适合用来衡量他这个人!”
傅队对李子安的这种认知还是很准确的,至少汪隼是这么认为的。
“我也差不多吧,李子安在很多地方确实非常极端,他属于那种存在迫切的实现感的人,当事情的发展明显开始偏离他的预见和理想时,他就会走向极端!”
几乎是一瞬间就抓住了汪隼这番话的重点,傅机说:“所以,你觉得他杀了赵岑就是因为赵岑就和他心里的预见、理想存在差异,并且无法逆转?”
汪隼:“傅队,如果你极力想挽救一个人,但不管你怎么做,这个人就是要变的越来越不堪,你会怎么样?”
这话不知从何说起,傅机沉默了。
汪隼继续说:“如果有这种想法的是普通人,而且他们想要挽救的人与自己实际关系不是太大,那他们可能会在心里劝解自己,说这个人已经无可救药了,还是乘早放弃他,再去挽救其他还能挽救的人吧,然后就真的将目光转向下一个。”
“但有这种极端倾向的人不一样,他们不会允许自己放过这个对象,而当渴望的心理长时间遭遇挫折之后,他们就会极端到产生把这个对象毁灭的想法,只有当将这个对象的存在抹灭,他们才会有所释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