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的近三天时间里,科研工作者们围绕七只复眼做了大量的实验。



复眼人使用的语言与人类截然不同,载体并非复杂的声波讯号,而是通过人耳无法听到的电磁信号传递。



不错,正是人类曾经无比熟悉的“5G”信号,可以在短时间内传递大量信息,包括画面、声音,甚至三维建模与全息影像。



但要说这是机器数据,却又不准确。



以人类过去的标准,这根本不能算文明的语言,但从人类步入宇宙后,许多旧观念早已被抛却到九霄云外。



由于特殊的信息传递方式,复眼人的语言比地球人精简的语言复杂太多。



在不同的生物个体相互间传递信息时,必然有个快速转译的过程,从概念化的语言变成对应的食物。



譬如两个人面对面的说话。



其中一人问另一人,“你刚才出去买了什么?”



另一人答,“青苹果。”



虽然问话那人并未见到真正的苹果,但大脑中却会自然浮现青苹果的模样。



这就是语言的转译。



之前陈锋也曾见识过迷族的文字,那也可能是迷族的语言,一个超大超复杂的“二维码”,里面可以承载庞大的信息。



迷族在见到这“二维码”时,大脑中的量子风暴可快速理解其中承载的信息,并转化成属于自己的认知。



复眼使用电磁波载体传输的东西,既能将其视为一个纯粹的数据包,也能视为立体的“三维码”,较之迷族的文字更复杂,信息更准确,信息量更大。



从生物角度上讲,无论是迷族还是复眼的语言文字的进化程度,都比人类的语言文字高阶很多,在单位时间内传递出去的准确信息量要大很多。



但是,人类的语言也有优势,在具备足够知识的两个人之间的交流,却反而能用最简短的语言概括最大量的信息。



譬如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无限立方体”、“拉格朗日点”、“卡拉比-丘成桐空间”……



短短一句话,几个字,便能让十分庞大的信息量从一个人的脑海中传递到另一个人脑海中。



因为听者会自行去总结与分析,并在记忆里找到对应的点。



这是真正量子坍塌思维具备的无限联想能力,并且每一次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都能在另一个人的大脑中激发一场新的量子风暴,又是一次新的体悟。



哪怕正在交流的两个人不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都可以。



一个人已经死去数千年,另一个人在数千年后看到了那人留下的思想,这两个不同时空的灵魂,依然会进行深度的交流。



譬如某人现在看见这样一段话“阿基米德第一定律”。



这人脑海中便会恍然大悟。



哦,这说的是杠杆原理。



数千年后的人,通过文字的记载,在古人的身上又学到了新的知识,并且不是死板僵硬的传递,而是后来者心中的自悟。



人类的语言与文字看似梗概简单,但承载的信息量,却能既无限小,又无限大。



迷族与复眼的语言看似高效,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章节目录

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火中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火中物并收藏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