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人类以为计算机是世上计算最快的工具。



在二十一世纪时,人类看着超级计算机隔三岔五的刷新记录,什么一秒计算多少多少亿次,往往下意识感到敬畏,并在心中默默的掐一下几加几等于几,然后仰天长叹,“超算好犀利,人力不能及”之类的云云。



当时很多人都并未意识到,宇宙里运算最快的装置不是什么超算,而是掌握了混沌算法的人脑。



混沌算法真正复杂与快速的地方,不在于求得结果的速度,而在于计算过程的本身。



但混沌算法并非完美无缺,计算过程中随机性太大,多线程并行的特性无法完全收束。



举个例子,人在脑海中想一个简单的问题,一加一等于几?



答案显而易见,等于二。



但在“二”这个字出现之前,人脑中会在瞬间闪过无数数字,“一、二、三……无穷大”。



哪怕是如此确凿的答案,人脑也会随机性的给出无数种可能。



在每一种可能被证明错误之前,都不会被人脑完全排除。



最终人脑做出决策的依据往往不是计算机那样确凿,而是在无数个答案中找到最可能正确的那个,并作为答案说出口。



这个感性证伪的过程中,既为人类提供了无限想象的可能,却又耽搁了时间。



后来,又经过大量的论证,科学家们终于找到让人脑绕过无数条并行线程迅速直通确凿答案的方法,正是由无数量子螺旋的规律催生出的直觉反应。



当问题出现的同时,第一直觉其实已经同步给出了答案。



两者之间的时间差,几乎没有。



不能说人的直觉一定正确,但一定是人脑中最自负,出现得最快的答案。



错了,便付出代价。



对了,便战无不胜。



此时的童玲便正在她的终极考核中,将一切交给了直觉。



虚拟世界里似醒未醒的她并未意识到自己面前的虚拟敌人已经被替换,变成了水晶水熊虫的一对一投影。



在她之前的闯关过程中,模拟任务本就会时常发生变化,避免因为设定重复而被她形成身体与思维的双重惯性记忆,并靠着机械化的惯性操作而轻易过关。



这也比较符合事实,毕竟陈锋本人在真实战场上就总会碰到新“惊喜”。



这次,童玲的训练系统只不过又换了一种她从未接触过的模拟新型兵种而已。



经历过无数次失败后,她一直在苦苦思索破局之法。并且每一次都会往前多走一步,直到卡在临近成功的阶段。



她往前走的办法说来并不高明,那就是减少自己的逻辑判断占比,将决策权更多的交给第一直觉反应。



直觉反应在整场训练中占比越高,她往前走的步子便能迈得越远。



哪怕她犯下低级失误导致提前失败的可能也在提高,但两者间并不冲突。



她一直在将自己往这个方向进行强化训练,并已经形成底层潜意识。



在被吸入训练系统的瞬间,童玲失去主动思维,潜意识完全占据主导,并进一步催化了直觉反应的强度,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火中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火中物并收藏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最新章节